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臣谏簋铭文中记载臣谏因为自己儿子已亡,就把同母弟引庸的长子倐(shū)上报邢侯和周王,令倐继承自己的职位。此现象说明
A.宗法制继承原则被破坏B.宗法制度实际中更灵活
C.礼乐秩序开始出现松动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3 . 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2021-10-23更新 | 186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周时期曾实行“亲盟”制度,君主、贵族们在朝聘盟会等政治活动中必须遵守“同姓为先,异姓为后”的原则。西周推行“宗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华夷秩序B.促进民族交融
C.巩固宗法制度D.宣扬君权神授
5 . 西周宗法制中.周王室享受大宗待遇的是
①周武王正妻所生之长子   ②周成王之妾所生之子
③武王之弟周公旦妻子所生长子   ④周宣王嫡长孙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
6 . 在西周社会伦理中,宗族成员间只论宗子与普通族人的关系,普通族人“虽富贵,不敢以富贵人宗子之家”。表现在丧葬制度中,大宗死亡,族人即使无“五服”之亲,也须为之“齐衰三月”。这说明,西周
A.依据财产多寡建立统治秩序B.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
C.依据血缘关系维护社会秩序D.通过丧葬制度巩固了分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2021-08-31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王国维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以宗法制形成政治实体始于西周B.宗法制成为封邦建国的内在基础
C.同姓不婚加强了姬姓封国间联系D.宗法制扩大了周王朝的文化影响
2021-08-26更新 | 1008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西周时代,大宗宗子如果没有亲生子,便需要从同族中收养族人之“支子”为自己的继承人,这便是宗法制度中的大宗“收族”现象。据此可知
A.大宗小宗可以相互补充B.宗法制度逐渐走向完善
C.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D.宗法制继承原则遭破坏
10 . 宗法制是西周王朝的首创,其核心的意义在于
A.规定了王位继承的顺序B.稳定了政治秩序
C.是分封制的有益补充D.国家本身的制度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