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殷墟甲骨卜辞中商王称死去的父王为“帝”,而不称旁系先王为“帝”,帝即“嫡”字之前身。卜辞中还有“介子”“介兄”“介父”“介母”等称谓,“介”有“副”义,与“庶”义相近。这一现象说明
A.历史传统为宗法制创造条件B.君权神授源于甲骨卜辞
C.古代王权与神权结合很紧密D.君主专制促成祖先崇拜
2 . 明清时期,官府往往委任“族正”及“家长”,由他们充当官府与宗族间的合法联系人,或将族长等作为乡村管理人,代官府行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宗族组织已纳入官府轨道B.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
C.基层治理高度发展成熟D.官僚政治社会适应力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整个国家的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的。组织中的等级是对应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从材料得出该阶段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
4 .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周武王临终前曾考虑到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意欲让周公旦继承王位,但周公旦最终却并未即位而是由年幼的成王(武王之子)登基,自己精心辅政,平定武庚,管蔡等人的叛乱,最后归政于成王。周公旦的举动
A.稳定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促进西周分封制的完善
C.说明当时王位继承秩序混乱D.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
5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宗法制度是维系同姓的纽带的话,那么同姓不婚制则是其补充,大宗百世不迁,同姓百世不婚,这是维系周代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的两条纽带,不可或缺。"这表明,同姓不婚制的实行
A.促进了宗法制的形成B.扩大了周朝统治基础
C.消弭了大宗小宗矛盾D.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6 .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下列制度中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科举制B.世袭制C.嫡长子继承制D.察举制
2020-11-2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1
7 . 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8 . 王国维认为,若依商朝人的继统法,武王死后,周公理应为王,但他拥立武王之子成王;自此以后子继之法,遂为百王不易之制矣”。由此可知,最符合材料的是作者
A.盛赞了周公的伟大人格B.认可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
C.认为商周继统出现制度性变革D.反思了殷商继统法政治弊端
9 . 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排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
2020-10-14更新 | 330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周代社神为禹,谷神为稷,不仅将周人的祖先神“后稷”定为了国家神,而且让分封的无论是同姓还是异姓诸侯国,都作为共同的“神”进行祭祀。这一做法旨在
A.确立周王共主地位B.建立统一的宗教体系
C.提高文化信仰认同D.强化周政权的合法性
2020-09-18更新 | 373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