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说明
A.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B.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
C.宗法观念对统治秩序影响深远D.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
2020-10-15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排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
2020-10-14更新 | 330次组卷 | 27卷引用:【新东方】绍兴高中历史00019
3 . 有学者指出: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这一论述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国家形成B.宗法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C.我国民主政治在周代已萌芽D.民本思想是古代的治国理念
4 . 在中国传统社会,祖宗崇拜、血缘亲情、伦理道德及由此衍生的心理上的从属感,成为专制王权操纵社会的工具,也是臣民文化的起点。材料反映了
A.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准则
B.君主专制是宗法向政治延伸的必然结果
C.传统政治文化强化了王权的秩序认同
D.等级秩序是专制王权不断强化的奠基石
2020-10-01更新 | 4141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5 . 周幽王被杀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逃到晋国,晋欲拥立伯服,但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晋侯最后杀死了伯服。这反映出当时
A.天子地位一落千丈B.守法血缘关系衰落
C.正统观念仍受重视D.分封秩序遭到破坏
2020-08-25更新 | 99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这说明
A.国家一统局面被打破B.各部族融合得到加强
C.宗法制度已走向瓦解D.周王室势力开始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020-07-08更新 | 13852次组卷 | 9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南街分校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早至中期,同姓公卿逐渐增多,异姓公卿逐渐减少;西周中至末期,同姓公卿逐渐减少,异姓公卿逐渐增多。西周各时期政权建构的变化说明
A.血缘纽带日益强化B.集权趋势有所加强
C.统治力量逐渐下降D.多元治理模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冯天瑜指出:“西周去古未远,氏族社会遗迹甚深,血缘宗亲纽带对维系国家统治至关紧要,所谓‘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血亲分封是确保宗周社会稳固的不二法门。”材料反映周王朝治理方式(  )
A.将血缘与地域关系融为一体B.型塑出一种纯粹地域政治体
C.淡化氏族立邦形成的凝聚力D.全面承继血缘氏族组织特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后期的《魏户律》禁止无子嗣之家收养其他家的孩子,禁止无力娶妻者入赘女家。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宗法制度B.促进小农经济发展C.加强中央集权D.树立法家思想权威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