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子武庚于殷,修葺被纣杀害的比干之墓,打开监牢释放被囚的百姓,并散发府库中的财物、粮食,赈济饥民和贫弱的百姓。这些举措说明
A.商朝的势力被彻底消灭B.推行分封制势在必行
C.以殷治殷方略成效显著D.周武王具有仁德之心
2 .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分散的自然经济B.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
2020-01-01更新 | 272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人教版试卷
3 . 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B.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C.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
2019-12-16更新 | 372次组卷 | 21卷引用:综合训练专题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4 . 墨子在《尚同》中认为:“天子三公既已立矣,以为天下博大,山林远土之民,不可得而一也,是故靡分天下,设以为万诸侯国君,使从事乎一同其国之义。”由此可知
A.三公九卿制是分封制设立的前提B.地域因素影响了制度的设立
C.诸侯国君承担统一民俗民风重任D.分封制消弭了诸侯国的差异
2019-12-08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5 . 《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B.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C.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D.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2019-12-03更新 | 2426次组卷 | 40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2019-10-27更新 | 141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01夏商周时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7 .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2019-10-17更新 | 558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8 . 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9-10-12更新 | 38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9 . 据文献记载,武王弟康叔的卫国,统治以原商都为中心,管辖“殷民七族”;文王庶子召公奭的燕国,都蓟(今北京附近)。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B.西周实行宗法制
C.商鞅推行县制
D.秦朝推行郡县制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