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一种情况的是
A.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B.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
C.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D.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
2021-01-27更新 | 304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周天子派遣自己的子弟、功臣,以及亲属或臣服的旧邦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到指定地点去治理那里的土地和人民,造成了不同族人的混居。“不同族人混居”带来的深远影响是
A.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基础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使国家彻底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D.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上的矛盾
3 . 武王死后,武王弟周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履天下之籍,听天下之断”,平定了三监和武庚的叛乱,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分封制
A.从西周开始实行B.是周代的基本政治制度
C.扩展了西周的统治范围D.前提是政治权力的重建
2021-01-2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铁路中学2021届高三11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表,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事件
周襄王时期戎人入侵,王室要求齐国救援,“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
王室发生王子带之乱,“赖诸侯之兵平乱”
周敬王时期王室发生王子朝之乱,周天子征诸侯兵戍周,最终平定叛乱

①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诸侯有拱卫天子的义务
③分封制走向崩溃   ④周王具有天下共主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2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选考仿真模拟试卷历史03
5 . “封”,甲骨文作形似一株树,作划疆分界之意,于其右旁加“邑”,即成金文“邦”字。“国”,甲骨文作从戈守口,像人持戈“保家卫国”。这几个字的古字形揭示出诸侯国的职责是
A.分封亲属,明辨亲疏B.划定疆界,驻军守土
C.征收租税,保家卫国D.和谐族权,拱卫王室
6 . 周人克商成功后,不仅占据了殷商旧地,且更扩展了势力范围,领土广袤,仅靠中央王朝难能控制,边陲之地更是鞭长莫及,然当时危及王朝生存者不仅有中原地区之殷遗民,更有四方所谓戎狄蛮夷。为此,周人的对策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C.确立严格的嫡庶继承体系D.封建子弟、以藩屏周
8 . 图一、图二、图三是中国古代三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图三地方行政划分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及地方制度
9 .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
A.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B.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2020-10-25更新 | 444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五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禅让制C.王位世袭制D.郡县制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