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齐桓公时,齐国与鲁、宋等国组成联军攻打楚国,借口是楚国没有向周王进贡。楚国被迫认错。由此可知
A.齐桓公竭力维护分封制度B.周朝疆域得到进一步扩大
C.当时周天子仍是天下共主D.诸侯兼并战争的频繁发生
2 . 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西周建国后,将“殷民六族”分赐给鲁公,使其“帅其宗氏,辑其分族……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给予康叔(卫国)以“殷民七族”和其它权力,便于其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对以上记载分析正确的是
①分散了商朝遗民的力量②说明鲁卫两国处于王畿地区
③利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④体现了诸侯权利义务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西周初年,武王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域各为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封姜尚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周初所封的诸侯有数百个,其中姬姓者五十五人,然其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稳定了政治局面B.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C.以同姓分封为主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4 . 西周分封制之下,受封诸侯从周天子那里不仅得到了土地、民众和表示身份与权力的彝器等,还得到了因地制宜的行政权和开疆拓土的军事征伐权。这一现象有助于
A.扩大国家统一局面B.突出血缘宗法色彩
C.调整地方行政体制D.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2021-06-07更新 | 56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5 . 据史料记载,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20世纪80年代,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
A.宗法等级制森严B.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C.周朝统治中心在随州D.分封制遭到破坏
2021-03-11更新 | 357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五县市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某种制度使“分”转化为“合”,把离心力转化为向心力,这种“合”在经济结构方面的反映,是对周天子最高土地所有权观念的认同。该制度
A.用血缘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B.使贵族集团形成森严的等级序列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D.是西周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
2021-03-11更新 | 281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测)
7 . 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屡(燕)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克进驻侵(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对此文物,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印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历史B.佐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史实
C.展现了周代青铜器工艺水平D.反映克因为立了战功而受封
8 . 《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这反映西周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世袭制
2021-02-1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贵族政治”曾是古代中西方社会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承殷制,王朝贵族架构的大格局是内外服:周天子有其直接控制的“王家”土地,王室中的公、三有事等执政诸侯(多称“伯”)各有封邑,是为内服,即王朝核心地区;拱卫、效力于王室的侯、男等贵族则处于王朝东部(东国)南部(南国)北部,藩篱于外,是为外服……无论内服贵族、抑或外服贵族,均有其世袭封邑,经济上自给自足,又有其宗族、臣属、军队或私家武装,故随着王室的衰微,外服诸侯及若干内服贵族日渐强大和独立。在此趋势的推动下,内外服的界限逐渐模糊。

——刘源《“五等爵”制与殷周贵族政治体系》

材料二   在以前,雅典的政体是贵族政治。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不仅依靠他们的财产,丙且依靠他们世袭的贵族出身。梭伦改革对世袭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给以沉重的打……(他)为非贵族出身的新兴富有阶层开辟取得政治权力的途径。财产的特权代替了世袭的特权,富人的政治代替了贵族的政治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内外服”的格局对西周统治的影响,并归纳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搦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梭伦如何从经济层面改变雅典的“贵族政治"?“财产的特权代替世袭的特权”指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局限性?
2021-02-05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新东方】绍兴高中历史00016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下》

材料三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有何关系?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29更新 | 25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