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据出土于江苏丹徒的宜侯大簋鼎文(如图)记载,周康王(周武王之孙)在分封前认真考察地图,确定分封范围,并在宜地的宗庙举行祭祀;然后在一个特别选定的日子里,举行仪式,宣读册命诰辞:将虞侯大改封到宜地,做宜侯,给予一系列的封赏。这反映出西周早期
A.天子政治权威依赖于神权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
C.诸侯逐渐丧失世袭统治权D.分封制在实践中规范成熟
2 .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B.西汉C.宋代D.秦朝
2020-11-16更新 | 165次组卷 | 63卷引用: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期中考联考历史试题
3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二者都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B.前者贵族政治后者官僚政治
C.二者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二者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2020-11-14更新 | 171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学者统计,近几十年发现的甲骨文遗址除殷墟(今河南安阳)以外另有25处,其分布情况见下表。商至周甲骨文分布范围发生了变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近几十年殷墟以外出土甲骨文地点分布表
省(市)河南山东北京陕西安徽湖北江西河北山西甘肃
出土点数量3处4处3处8处1处1处1处1处2处1处
所属时期商周商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商晚期西周西周新石器时代

A.周人统治范围扩大B.金文取代了甲骨文
C.文字体系逐渐成熟D.争霸战争持续不断
2020-11-1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  )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B.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2020-10-05更新 | 5603次组卷 | 6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联盟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囤,牛有牧,以待百事。”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
C.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性D.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初年,摄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这一举措
A.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扩大了诸侯国的区域
C.推动了各地间经济文化的交流D.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9 . 西周建立起了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对诸侯国的实际控制力却非常有限。这主要是因为西周实行了
A.分封制B.嫡长子继承制C.郡县制D.行省制
10 . 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作者意在强调
A.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西周的国家政权开始逐渐趋向严密
C.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的政治特权D.礼乐制度保证了周王具有至尊权威
2020-08-05更新 | 400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