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西周王朝建立后,在上层统治者的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以“封国”或“采地”统治者宗族或家族组织为核心的族群结合体。这种“结合体”反映出西周时期
A.统治集团的离心倾向B.地域政治已基本形成
C.民族国家意识的出现D.家国一体的政治色彩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周、秦两代创制“大变局”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宰相委员制”是指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二说明唐朝这种行政体制的特点。
(3)材料三中作者为什么会持明清两代“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请结合明清时期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020-06-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电视剧《芈(mi)月传》中:“芈月的儿子赢稷(秦国昭襄王)在位时期,周赧(nan)王(周朝最后一位天子)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六千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表明(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C.分封制近乎崩溃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先秦盟书,通常指的是天子与诸侯或诸侯与诸侯之间为维持某种特定政治关系而将双方盟誓内容写成的文字材料。西周时期盟书甚少,春秋时期盟书大量出现,战国时期盟书又逐步减少乃至消失。这反映出
A.缔结盟书是维护天子权威的主要手段
B.诸侯争霸战争演变为中央和地方之争
C.分封制逐渐向中央集权制转变
D.儒家的诚信观念为时人所接受
2020-03-13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地方权利呈日益分散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般周制度论》

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给,统治者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元代犬牙相入的原则走向了极端。清人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家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摘编自周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着《清史十五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说明元朝行省划分体现的主要原则并加以评价。
(3)据材料三,归纳清代基层社会结构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设计的认识。
6 .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0-01-10更新 | 15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届江西赣州市十二县市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时,“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正卿大都没有经过周天子“受命”,只是名义上仍叫“命卿”而己。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诸侯争霸兴起B.宗法观念消亡
C.“礼崩乐坏”出现D.中央集权弱化
8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统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治
B.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
C.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
D.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9 .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的等级序列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序列
D.“周王——卿大夫——士——诸侯”的等级序列
2019-11-12更新 | 226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
2019-11-12更新 | 473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