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如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墓葬名称墓主身份墓道数墓道长(米)面积(平方米)附属设施
金村V号墓周天子176.2148.6车马坑2
固围村M1魏王2125756
胡庄韩王陵韩王295424座陪葬坑
邯郸二号陵赵王270*1600陪葬坑陪葬墓

A.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周王推崇薄葬
C.贵族阶层开始没落D.墓葬制度完善
2020-11-29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分封制实行的初期起到了巩固周朝统治的作用,春秋以来则逐步瓦解了周朝的统治。产生这种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周王与诸侯血缘关系日益疏远B.周王的政策使诸侯日益不满
C.全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D.周王与诸侯力量对比的变化
2020-11-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这里的“封建”和“选举”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民主选举制度B.封建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
C.封建土地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D.分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
4 . 专家或谓周代的“封建亲戚是对氏族血缘关系的利用改造”。这使得周代的封建制度下的诸侯国,与夏商时代的诸侯国有着不小的区别。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周代
A.结束了贵族政治时代B.血缘是分封诸侯的唯一依据
C.形成了天下共主局面D.以宗法制为基础封邦建国
5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烟亲关系。而周朝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男或叔舅。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具有浓厚的宗法制色彩D.推动了大一统局面形成
2020-10-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祊(beng)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促进了王地私有化B.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
C.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D.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力
7 . 西周分封制是我国重要制度。据以下史籍叙述正确的解读是
记述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愿。”《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普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
A.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D.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2020-10-14更新 | 223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公元前482年黄池之会,吴王说吴国开国者在周室中辈分最高,所以“为长”,晋定公说从晋文公开始,晋国尊王攘夷,成为周王室认定的霸主,所以自己才是“长”。这反映出
A.宗法分封制蕴含着大一统的因子B.诸侯争霸导致周天子的威信扫地
C.嫡长子继承制因诸侯争霸受到冲击D.周王室与诸侯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9 . 周初,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殷商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在原有众多“邦国”地域内人为“插队”,新建“殖民基点”,很像是“掺沙子”。这表明西周
A.致力于增强政治的稳定性B.摒弃了前代原有的旧制度
C.实现了对各地的直接统治D.开创了天下为家的新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020-06-08更新 | 320次组卷 | 109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