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
2019-10-10更新 | 143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
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
A.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
C.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
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
3 . 西周建立后,前代商王朝与“四土”方国间“莫敢不来王”的归附臣属关系,变为了地方诸侯“莫不事王”的政治关系。这一变化表明,周代
A.结束了商代地方分权制度B.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控制
C.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D.消除了地方分权割据隐患
2019-09-05更新 | 448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清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这反映出西周
A.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分封制具有开疆拓土作用
D.周天子是天下各族的大宗
5 .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08-12更新 | 200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周灭商后,“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以藩屏周”;众“藩国”定期向周王纳贡,并奉命征伐。材料体现西周分封
A.为中央集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诸侯必须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C.有利宗族亲疏关系的逐步加强
D.使天子与诸侯政治隶属关系疏远
7 . 以下左右两幅分别是商周疆域简图。该图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完善
B.早期华夏文化核心区形成
C.分封制不断继承与发展
D.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化加快
8 . 《史记·周本纪》中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史料表明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拱卫王室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种“分封”的变化
A.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B.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血缘关系统治的主要方式
2019-07-18更新 | 343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冕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实现了周王朝的长治久安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