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2 . 下图为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词的文书。其誓词为:一定要“忠心事主”,决不“与贼为徒”,否则夷灭氏族,绝子绝孙。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宗法制度的严酷苛刻
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
C.卿大夫对诸侯的忠诚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孟子·告子》曰:“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奖赏),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贪官)在位,则有让(责罚)”这说明
A.中央集权已经确立
B.周王权威至高无上
C.奖赏诸侯以地为据
D.考察监督维护分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2016-11-27更新 | 16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了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这反映了(  )
A.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
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C.分封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
D.继承发展商朝的统治模式
6 .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在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复制。该观点意在强调分封制
A.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2016-11-27更新 | 226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2016-11-27更新 | 39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A.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
2016-11-27更新 | 471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9 . 《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丧葬费、“告饥”“求车”。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
A.周王室日趋衰微
B.周王室受到各诸侯的摆布
C.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
D.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10 .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B.服饰礼仪制度的规范
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