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813次组卷 | 21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020-06-08更新 | 320次组卷 | 10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礼记·礼运》曰:“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D.扩大了国家疆域
2020-05-13更新 | 112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据此可知
A.天下共主权力格局发生变动B.诸侯国与王室矛盾不可调和
C..尊卑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D.传统宗法血缘关系趋向瓦解
2020-04-24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夏商时期的封国是在原部族居住地上就地册封,而西周的封国是把同姓亲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这一变化
A.防止了贵族内部的经济纷争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推动了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D.促进了国家走向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根据如图,我们可以推知当时
A.诸侯分布反映经济水平B.国家分裂阻碍民族融合
C.分封体系濒临土崩瓦解D.长江以南地区尚未开发
7 . 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这表明当时
A.出现了天下一-统的趋势B.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
C.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频繁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8 . 如图描述的是古代中国公元前769一公元前221年间发生的战争,其中横轴数字以10年为间隔,如4代表第4个10年。与其它类型的战争相比,姬姓国家间
A.战争次数在所有时间段均最少
B.战争减少说明姬姓封国己消亡
C.战争因礼乐制度得到有效遏制
D.战争并未因宗法血缘得以避免
9 .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0-01-10更新 | 15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届陕西西安一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10 . 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B.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管理
C.促进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
D.导致了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2019-11-12更新 | 330次组卷 | 4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铁一中滨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