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太公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之礼,从其俗为也。”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据此推知,当时
A.分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B.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统治策略影响诸侯国的发展D.文化的交流与认同感增强
2 .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以诸侯国为单位,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说明
A.史书编写体例创新B.法家思想备受推崇
C.社会权势有所变动D.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2021-06-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分封制具有浓厚的:
A.宗教色彩B.宗族色彩C.神权色彩D.皇权色彩
4 . 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囤,牛有牧,以待百事。”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
C.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性D.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5 . 周人的诸侯分别在各个重要的地方建立国家,但他们必须与当地居民,尤其是原来的领袖们合作。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历史文献,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从侧面表明
A.分封制有利于文化的融合B.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C.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D.分封制传播了西周的文化
6 . 据《左传》记载,郑灵公与大夫分食鼋(甲鱼的一种)羹时,“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子公染指于鼎,尝之而出。二人有隙,终子公弑其君夷(郑灵公)。这一现象说明
A.传统礼仪秩序遭到破坏B.周王共主地位受到冲击
C.经济发展使分封制瓦解D.诸侯间力量平衡被打破
2020-05-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816次组卷 | 2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荀子》记载西周初年71国中姬姓诸侯国比例



(1)依据上述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分封制对西周统治起到什么作用?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并结合后代史实说明理由。
2020-05-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器物为何尊,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何姓贵族所制。尊内底铸有122字铭文,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造成周(今洛阳)之事。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B.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C.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D.多民族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2020-04-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青铜器铭文和古文献记载,周代并不存在等级森严的五等爵制。畿内贵族兼做王官者多称“公”;畿外较大诸侯则称“侯”;“伯”本为贵族家长之称,后亦称一方诸侯之长;蛮夷之君多称“子”;“男”则为华夏小国诸侯之称。据此可知,周代
A.中央集权雏形已经显现B.地方行政管理混乱低效
C.国家治理体系较为松散D.贵族政治统治形式多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