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殷人重母统,太子死立弟不立嫡孙,周道尊尊,周人重父统,重直系轻旁系重子而轻兄弟,太子死立嫡孙不立弟。这反映出从殷商到西周(     
A.王位继承由“传贤”到“传子”B.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渐趋弱化
C.以母统为重到父统为重的转变D.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愈加明显
2 . 西周时期,宗子“必皆有土之君”,卿大夫“有分土,而无分民”,亦不能建立宗族;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庶子地主亦可聚族而居、尊祖敬宗。这说明(     
A.族田有助于增强宗族凝聚力B.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互为表里
C.血缘政治衰落助推经济发展D.土地制度变革导致宗法制衰落
2022-10-16更新 | 1419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春秋以前,平民经济的基本单位主要是家族村社,贵族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父系大家族而不是个体家庭。这反映出(       
A.贵族生活被全社会效仿B.奴隶制经济停滞不前
C.宗法制对社会影响深刻D.分封制缺乏坚实基础
2022-07-09更新 | 595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秦汉以后,嫡长子继承原则被运用到皇位继承和一般地主家产分配之中,但没有西周宗法制严格:在东汉豪族地主的田庄内,庄主“振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垄断政权,“谱学”大兴。这反映了
A.家国同构是古代政治结构的首要特征
B.宗法制度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C.宗法宗族观念在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
D.宗法伦理道德维系封建社会长治久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王室与同姓诸侯或同姓诸侯之间的外交辞令中,“父”被用于年龄较低贵族对年龄较长贵族的称呼。战国之后,将“父”与“兄”“老”“师”等词连缀,用于非血缘关系的长辈,这是“父”的进一步泛化。这种变化(     
A.体现了儒家伦理体系的内涵B.表明礼乐制延伸至底层
C.说明社会宗族推进社会变革D.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团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代际的不断更替,东周贵族宗族成员的数量超过了贵族宗法血缘关系自身所发挥的凝聚群体作用的极限。《左传》中宋国宗族“华氏居卢门,以南里叛”,但是尚属华氏族人的远亲华姓却“居于公里”。这反映出(       
A.王权衰微导致分封破坏B.宗族规模过大导致的血缘聚合力减弱
C.宗法制有利于族群融合D.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贵族政治受到挑战
2022-04-02更新 | 596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建构起纵向的统治秩序,加强了王权。宗法制则从普遍存在的宗族关系层面,增强了周王的影响力。由此可知西周政治制度建构的出发点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防止商朝旧贵族的复辟
C.实现统一有序的国家治理D.维护等级分明的贵族政治
8 . 在宗法制度下,周王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诸侯及卿大夫等也在一定范围内集政权、族权于一身,而下级贵族乃至普通国人,则按血缘关系的远近被划定等级。这反映了西周
A.王权具有神秘色彩B.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C.民众等级观念强化D.建构起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9 . 周文王的祖父古公“有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历,季历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据此可知,当时
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宗法制度尚未完善
C.等级秩序遭严重破坏D.周王已经实现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