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宋朝武官仅拥一官号,中央在首都供给他们豪宅和丰厚的俸禄。比如某人是江苏督军,中央保留他江苏督军的名衔,但请他在中央住着。江苏省的事,另外派人去,派去的则是一位文臣。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该做法旨在
A.践行重文轻武理念B.强化中央集权
C.提高官员福利待遇D.巩固君主专制
2022-06-28更新 | 161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苏轼指出:“方今天下……非有乱臣割据四分五裂之忧,而休养生息,常若不足于用。非有权臣专制擅作威福之弊,而上下不交,君臣不亲。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A.对前代问题矫枉过正的结果B.崇文抑武方针造成兵力弱小
C.机构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加强中央集权所产生的弊端
2022-06-05更新 | 1692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代行省以下的路、府、州各级政府,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尹、知府外,还设达鲁花赤一名。达鲁花赤是蒙语,意为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代表中央驻扎地方。达鲁花赤的设立
A.完善了元朝的监察体系B.提高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D.削弱了门阀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玄宗初年,西北、北方地区各民族活动频繁,边地州府防务事重,朝廷组织军事行动也多跨地域,从内地和边地各州县抽调包括府兵在内的人力、物力。如何协调边地各州、府防务,统一军事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节度使制就是在此形势下建立的。据此可知,节度使的设置(     
A.旨在削弱地方军事权力B.适应了巩固边防的需要
C.导致出现藩镇割据局面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2022-05-12更新 | 812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两汉史书中手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内容出处
“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满足指标),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桓宽《盐铁论》
“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山阳、东郡、汝南皆为郡县名称)班固《汉书》
“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粗劣),贾(通“价”)或强令民卖买之。”司马迁《史记》
上述史料主要反映了汉代(     
A.垄断性经营破坏平等竞争机制B.官营经济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
C.官营手工业经营管理亟需调整D.私营手工业发展缺乏良好环境
6 . 郊祀是天子祭天的重要典礼,承载着中原传统文化对天的崇拜。元朝定都燕京后,推行中原王朝郊祀礼仪。这说明(       
A.元朝以郊祀彰显正统B.蒙汉文化已深度交融
C.统治者服膺中原文化D.元朝用郊祀笼络人心
2024-01-20更新 | 61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武帝元狩元年,由于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汉武帝“乃作左官之律”,规定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的官吏即构成“左官罪”。此举旨在
A.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B.废除郡国并行制度
C.确保君主权利高度集中D.巩固贵族政治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汉朝廷对诸侯王葬制明确规定,不轨的诸侯王死后不能使用玉衣。考古资料表明西汉诸侯王、列侯的玉衣多用金缕玉衣,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金缕玉衣,也有使用银缕、铜缕、丝缕者。由此可知,西汉
A.中央集权强化B.诸侯恪守朝廷制度规定
C.王国问题严重D.玉衣等级制度正式形成
9 . 汉初诸侯王国地位远在汉郡之上,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共有王国二十五,郡四十三。汉武帝施行推恩法,削弱王国力量,增设新郡,至太初元年,全境共有一百零九个郡国,王国仅存十八。这
A.激化了中央与诸侯矛盾B.改变了国家的管理模式
C.奠定了解决边患的基础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
2021-06-02更新 | 1432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时期的朝廷群臣中,儒家、黄老、法家等各色人等,应有尽有;与之不同的是,对诸侯国官员的选用则重用儒生,众多儒生如董仲舒、夏侯胜等被选派担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内史等要职。这一不同旨在
A.完善地方治理体系提高效能B.建构儒学为主流的价值体系
C.平衡各方势力维护政权稳定D.强化皇权为核心的政治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