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唐德宗朝“四镇之乱”时,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分别称王,但仍尊唐中央为正统,而朱批在长安称帝,却是企图取唐而代之,所以唐廷宁可赦肇乱的河北而讨朱批。唐政府的这种做法
A.旨在维护儒学正统地位B.使落镇割据得以长期存在
C.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
2021-10-07更新 | 6987次组卷 | 49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 . 在东北地区设置郡县自先秦燕国始,到汉代有相当一部分东北边疆民族接受了郡县的直接管辖。以汉郡为中心,东北各边疆民族分布在其周围呈众星拱月之势,各民族间的居地不再泾渭分明。由此可知,汉郡县的设置
A.拉开了中原王朝经略东北的序幕B.促进了东北边疆的民族融合
C.消除了东北地区割据势力的隐患D.有利于“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4 . 宋代设路级地方行政建制,并在各路建立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时人评价说:“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是以事权归一而州县知所适从,民听不贰而词讼得以早决。”由此可知,宋代统治者旨在
A.分割相权,加强君权B.分权制衡,提高效率
C.事权归一,消除割据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21-09-26更新 | 595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四)历史试题
5 . 汉初裂土分封仍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不仅六国旧贵族、西汉元勋,就是一般的功臣也皆望封侯;而汉初的黄老思想是以“清静无为”为特征的,即承认既定事实而不加干预,与之相应的只能是郡国并行体制。这说明汉初
A.通过郡国并行制来笼络地方势力B.通过无为而治来维护政治稳定
C.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其历史必然性D.极力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2021-09-26更新 | 825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唐朝许多文人把从军入幕作为建功立业的途径,所以有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说法。宋代则不同,“作相须读书人”。《宋史》记载宋太宗对于文笔并不好的赵昌国也破格录取,“特赐及第以劝来者”。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扩大文人建功途径B.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完善科举选官制度D.众设其官分散权力
7 . 汉武帝时期,一改少府(负责皇室财政)掌握盐铁等资源以及皇帝的赏赐从少府支取的做法,让本属于宰相管理的大司农直接上奏盐铁丞的奏章,并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盐铁等矿产资源。汉武帝此举
A.完善了中央官僚机构职能B.增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
C.加快了盐铁官营政策出台D.旨在增加皇室的财政收入
2021-09-09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测训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朝集制度,始于唐初,本是地方政府定期委派朝集使向中央上贡物品、汇报治情,唐玄宗开元年间规定朝集使还要“校吏能(考察地方官员治理能力)”和“举贤良”。这一变化表明,唐玄宗时
A.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官吏腐败现象得到根治
C.选官方式开辟了新途径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监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
②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
③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
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09-06更新 | 6416次组卷 | 46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10 . 秦汉时期的地方控制往往是“一人主一方”。汉人往往拿郡太守跟古代的诸侯相比,汉宣帝把郡太守更说成是“吏治之本”。这说明秦汉时期
A.中央集权面临严重危机B.地方郡国左右国家政治
C.中央地方分权特征明显D.国家统一存在技术障碍
2021-09-04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09两汉的统治-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