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历史上,大多以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作为行政区划的两大原则。从秦代开始,两大原则同时并用,但到了元明清时期,犬牙交错原则发展到极致,以致部分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相背离。这一变化说明(     
A.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现代中国版图的奠定
C.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动D.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2 . 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演进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经历了从建立与巩固到繁荣鼎盛,直至奠定版图的演进过程,历朝均以各自的举措维系着国家的治理
(1)将下列选项填入相对应的朝代(时期)板块(填写字母)
A.文成公主入藏 B.郡县乡里 C.闭关锁国 D.三省六部
E.设立河西四郡 F.胡汉通婚 G.迁都易俗 H.一条鞭法

(2)如果以“程朱理学”“行省制度”“宣政院”为内容另组一个板块,应紧随________板块之后设置
A.秦汉板块 B.南北朝板块 C.隋唐板块 D.明清板块
(3)上述组合除了按照时间顺序设计外,也可以按照选项内容的类别进行组合。请你依据示例进行设计。
示例:
主题: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
内容:郡县乡里制、三省六部制
主题: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至少选择两项 )
(4)综合上述内容,说说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在国家治理上有哪些特征?
3 . 中国古代为加强对地方管理,各朝代采取了不同措施,下列有关论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秦统一后设36郡,后又不断调整
B.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侯国
C.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宋朝沿用
D.元朝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2022-06-07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苏轼指出:“方今天下……非有乱臣割据四分五裂之忧,而休养生息,常若不足于用。非有权臣专制擅作威福之弊,而上下不交,君臣不亲。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A.对前代问题矫枉过正的结果B.崇文抑武方针造成兵力弱小
C.机构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加强中央集权所产生的弊端
2022-06-05更新 | 1685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初年军事制度明确规定: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兵权三分:枢密院与三衙分握调兵权和管兵权,帅臣拥有统兵权,但战时由皇帝临时派遣,率兵出征,事定之后,兵归三衙。宋朝的军队有三种:禁兵、厢兵和乡兵,边境地区又有番兵。禁兵是国家的正规军,任务是守备京师,担任征战和屯戍边郡、地方的任务。厢兵是地方军队,实际上是一支专任劳役的队伍,担负筑城、修路、运输等任务,多不训练。乡兵即民兵,是非正规的地方武装,但有些区域内的乡兵反而因保境卫士而有较强的战斗力。宋朝的禁兵、厢兵都实行募兵制,“亢健者”选入禁兵,“短弱者”选入厢兵。应募后,家属可以随营,本人须黵面刺涅为标志,中途不得退役,实则终身服役。兵员空缺则从子弟中补选,如逃亡或犯罪,惩罚极重。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军事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军事制度实施的影响。
2022-06-04更新 | 321次组卷 | 3卷引用:云教金榜N+1联考2022届高三冲刺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汉文帝即位之初,首先在淮南国推行“易侯邑”政策,不久又发布“令列侯之国”诏,使淮南王舅父赵兼远离淮南而就国周阳,继而又使齐哀王舅父驷均和齐悼惠王十子都离开齐国,分别居于济北、济南二郡。这些举措
A.贯彻了“推恩令”政策B.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
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稳定了汉初边境形势
7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西汉中朝:汉承秦制,中央仍为____________制。但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汉武帝为加强集权,设立______(或称“内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________的权力逐渐增大。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____________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刘秀将__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隋朝三省六部制:______时期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______机构,门下省是____________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______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______,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________。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六部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
唐朝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根据____________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______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____________势力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两宋二府三司制:最高行政长官是___________
_______,为宰相之职。宋太祖设________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 路、州(府)、县三级制
路的主要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各级官吏。
元朝___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____________制度。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明朝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明成祖建立起______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省、府、县三级制: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后向各省派出____________总揽一省之权。
清朝______设立________,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省、府、县三级制:除巡抚外,设__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2022-06-0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前案)
9 . 在宋代,江西饶州盛行这样一种风气:“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建学独先于天下”的延平府,出现了“家乐教子”的社会风尚,史书甚至说此府“五步一塾,十步一庠”,其读书风气则是“朝诵暮弦,洋洋盈耳”。这一风气(       
A.与宋朝治国方略的调整密切相关B.表明宋朝重建儒家纲常伦理的迫切性
C.为科举制的推行提供了有利条件D.说明宋朝大一统思想文化构建的完成
10 . 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开始,针对湖广、云南、福建、四川等处“要荒州县赴京师动沙万里”的情况,朝廷每隔三年由中书省委派使者会同行省官及行台监察御史,迁调所在官吏,“课吏殿最而上下其秩”。朝廷这种做法
A.完善了地方官员的升迁机制B.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C.阻止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状态D.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