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羁縻制度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重要政策。唐朝建立之初,继承汉朝、隋朝管理边疆地区的经验,以“怀柔远人,义在羁縻”为要义,在东西南北条件较为成熟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量设置羁縻府州,有记载的最多时数量达800余个。各羁縻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在羁縻府州之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唐王朝在羁縻府州的周边积极开辟互市贸易、屯兵屯田,强化对边疆的统治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羁縻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羁縻府州政策进行评价。
2 . 宋代设路级地方行政建制,并在各路建立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时人评价说:“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是以事权归一而州县知所适从,民听不贰而词讼得以早决。”由此可知,宋代统治者旨在
A.分割相权,加强君权B.分权制衡,提高效率
C.事权归一,消除割据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21-09-26更新 | 592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的一次群臣朝会,宰相张齐贤醉酒后上朝,冠冕不正,几乎捧倒殿上。御史中丞弹劾其失仪。张齐贤自辩系饮酒御寒至醉,并顿首谢罪。宋真宗说:“卿为大臣,何以率下?朝廷自有典宪,朕不敢私”,遂免其相。这一事件说明宋朝
A.君主对监察体制的维护B.御史监察范围不断拓宽
C.崇文抑武方针得到落实D.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
4 . 据史载,忽必烈重新部署军事计划,出兵围攻南宋军事重镇襄阳,“立河南等路行中书省,以参知政事阿里行中书省事”。围攻主帅均加授行省参知政事。这表明设置河南行省
A.成为元统一全国的转折点B.凸显特定军事斗争的需要
C.促使地方官制发生了调整D.加大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封禅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汉初“诸所兴为皆废”;汉武帝“总公卿之议,询封禅之事”,领百官“封于太山,至梁甫,禅肃然”。此举意在
A.维护宗法制度B.追溯封禅起源C.推行文化专制D.维护政权稳定
6 . 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东西跨越将近2000里,从今连云港起,沿陇海铁路线直到潼关,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的区域,均由其管辖。这种以北制南、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形格势禁的做法意在
A.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B.有效的加强中央集权
C.密切南北间经济联系D.促进行政区划的完善
2021-07-16更新 | 374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中师大海丰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448次组卷 | 99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初设立通判,州长官不得单独签署文件,需要通判的连署,文件才能生效。至于通判的数目,“大郡州不及万户不置”;至于武臣驻地,则“小郡亦特置矣”。通判的设置体现宋代
A.官吏协作行政效率提高B.制度僵化导致因循守旧
C.行省长官掌握军政大权D.地方官员间的相互牵制
2021-07-07更新 | 540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中师大海丰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某机构原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主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这一机构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宰相权力B.缓解君相矛盾
C.加强中央集权D.完善中枢机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