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元朝疆域图(见下图)



【历史解释】

材料二 战争策源地是指战争策动、起源的地方。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欧洲和亚洲,对德国和日本的打击尤为严重,两国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的极端势力上台,逐渐掌握国家大权,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对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下卷


【史料实证】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现在民族团结的基础已经定下了,我们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前提也已创设了,中共中央特为我们民族的光明灿烂的前途庆贺。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唯物史观】

材料四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1787年美国宪法·序言》


【家国情怀】

材料五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1)图中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被称为“腹里”,请问元朝时期管辖“腹里”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宣政院辖地的设立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德国为发动战争而进行的扩军备战的一项史实。
(3)材料三中“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指的是哪一事件的发生?“宣言”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4)1787年美国宪法运用怎样的政治原则来确保“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2020年5月底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滥用暴力致死事件引发民众强烈抗议,该事件的发生反映出美国宪法有何局限性?
(5)材料五中“三百年来梦寐不忘”是从哪一年算起的?材料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021-10-2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汉建国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而兴起的军事首领和六国诸侯仍具有一定的实力,“革秦之弊必行封建之制”的言论在社会广为流传;此外,相较于关中,关东的不可控因素众多,若将全部权力收归中央,则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可知,该材料旨在说明
A.郡国并行制符合其现实需要B.分封制利于维护国家长久统一
C.未行分封制导致秦朝的灭亡D.中央集权制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3 . 汉武帝时期,改革地方监察制度,实行刺史出巡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工作方式由常驻式改为流动式,刺史要严格遵循“六条问事”,其中第一条针对豪强恶霸,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太守。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官员责任意识B.强化对地方有效控制
C.削弱诸侯王的实力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1-10-20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4 . 元初,忽必烈以中书省统领全国政务,地方则置十路宣抚司。同时,也时常让中书省官员挂上“行某处中书省事”的头衔,出外主持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事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由此可见,当时
A.中书省的行政权受到皇权压制B.中央严密监控边疆事务
C.中央注重协调与地方的关系D.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
5 . 西汉时期社会矛盾日趋复杂,于内,封建剥削阶级内部的矛盾凸显,天子的地位逐渐衰 落,礼制崩坏,诸侯开始互相竞争,到景帝时已出现吴、楚七国之乱;于外,少数民族 的力量不断壮大,威胁着汉王朝的统治。这表明
A.汉初治国思想遭遇瓶颈B.七国之乱呼唤推恩令出笼
C.罢黜百家思想受到抵制D.皇族血缘纽带的日益松弛
6 . 汉武帝时期,提拨一批中下层官员亲信大臣充任高级侍从,担任侍中い、给事中、尚书等官职,此为中朝官。汉武帝这一设置意在
A.加强地方监察B.限制诸侯王的势力
C.削弱丞相权力D.完善官吏选拔制度
7 .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朝廷直接管辖的有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朝廷直接管辖的有108郡、国。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郡国并行制推行B.中朝制的确立C.“推恩令”实施D.察举制的实行
8 . 七国之乱期间,曾受叛军包围胁迫的济北王在汉军平叛后,派人通过汉景帝的胞弟进行游说“夫济北之地,东接强齐,南牵吴、越,北胁燕、赵,此四分五裂之国,权不足以自守,劲不足以寇·…”后来他被汉景帝削去原有封地,改封为淄川王,治理渤海沿岸被郡县包围的小片国土。汉景帝的这一做法
A.强化了中央集权B.密切了兄弟情谊C.根除了王国问题D.充实了国防力量
9 . 下表所示为唐末主要藩镇分布情况。表中信息可用于解释唐末五代时期
藩镇首府今所在区域节度使
由州今北京卢龙节度使
单于都护府今内蒙古振武军节度使
夏州今陕西定难军(夏绥)节度使
灵州今宁夏朔方节度使
酆州今陕西邮坊节度使
凤翔府今陕西凤翔节度使
兴元府今陕西山南西道节度使
成都府今四川剑南西川节度使
襄州今湖北山南东道节度使
扬州今江苏淮南节度使
徐州今江苏武宁节度使
汴州今河南宣武节度使
青州今山东平卢节度使
沧州今河北横海节度使
镇州今河北成德节度使
魏州今河北魏博节度使
太原府今山西河东节度使
潞州今山西昭义节度使

A.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B.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的原因
C.北方政权频繁交替的根源D.北方人口多于南方的现象
2021-10-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列关于汉、唐地方行政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西汉晚期,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B.唐朝的“道”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C.与汉相比,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中央行政制度无关
2021-10-1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