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在唐代,诏赐国(李)姓比较盛行。这一时期的“诏赐国姓”有两大特点,一是武将居多,二是唐朝初创时和安史之乱后居多。由此来看,唐朝统治者“诏赐国姓”旨在
A.冲击传统宗族观念B.笼络人心维持统治
C.扩大政权统治基础D.实现文化心理认同
2 . 宋太祖尝令后院造一熏笼,数日不至。帝责怒,左右对以: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寺,本寺下本局,覆奏,又得旨,依方下制造,乃进御,以经历诸处故也。帝怒,普曰:此是自来条贯……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太祖大喜。这表明宋太祖
A.对熏笼制造迟缓的理解B.注重以法治抑制官吏行为
C.支持制度建设维护国本D.崇尚勤朴节俭的社会风气
3 . 今西藏博物馆保存有两方青玉印。两块玉印虽然形制不一样,但是印文都是以八思巴文拼写的汉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曾赐予西藏众多僧俗首领各式印章。这说明
A.西藏属中央政府管辖B.八思巴文成为唯一官方文字
C.元朝民族交融逐渐加强D.元朝政府继续推行羁縻政策
2021-07-19更新 | 40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疫情复习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721次组卷 | 102卷引用:专题02秦汉时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5 . 汉初,王、侯国可以自主选择官吏,相对于人才济济的汉中央王朝来说,王、侯国对士人更具有吸引力,士人更容易得到王侯的重视,甚至围绕着某个王侯形成了一个个士人集群,如吴王刘濞就拥有自己的士人集团。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汉初的地方养士之风盛行
B.汉初地方政府人才选拔得到保障
C.汉初地方王侯国权力强大
D.士人追逐权利亟待儒家思想规范
6 . 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
A.是封建经济的进步,推动了社会转型
B.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C.是王国问题的延续,分裂割据的隐患
D.具有封建宗法色彩,维护了小农经济
7 .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2021-06-08更新 | 12043次组卷 | 92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2022届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四)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汉初至武帝时期功臣在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守占比统计(单位:%)。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初武帝中武帝后
三公九卿100906246272621
王国相1008629181700
郡太守88604006216
平均97815030202215

A.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平衡B.察举制的实施条件成熟
C.郡国并行制逐渐得以完善D.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巩固
2021-06-01更新 | 202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2届高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试题
9 . 唐初开始设置代表中央朝廷,衔命出使四方的使职,遣官员,例如贞观初年,“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设置观风俗使、巡察使、按察使、巡抚使等官员,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这一措施的推行
A.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B.促进三省体制的确立
C.提升行政效率加强地方管理D.带来冗官冗费的问题
2021-05-16更新 | 190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初的统治者设计了一套概念全新的路制作为新的地方高级行政区划。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每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分别负责地方财赋转输、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和平抑物价、治安边防。四司长官地位相侔,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与官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朝廷规定诸司若有违法不公行为,要互相举报。这些官员还负责对所辖地方官吏进行行政监督。各路或所辖州的情况,知州和诸司都要独立向朝廷汇报。北宋中期后,州县的各项权力逐渐转移于诸司之手.时人评价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朱熹则感慨说,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路制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制度设计。
2021-09-13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