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即使家道破落人们也会在传记和墓志中追溯远祖如何显赫;宋代士大夫却不觉得贫贱是耻辱,反而会回顾当年的艰难,激励自己和清贫士子,如范仲淹就有“断齑画粥”的故事。这种变化
A.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明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体现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2022-03-04更新 | 1059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和10%。由此可见
A.明朝科举制度走向衰落B.地域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C.分卷制度相对公平合理D.经济水平决定录取比例
2022-03-02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试判是唐朝科举考试中对应试者审定文字能力的重要考察项目;自宋真宗始,试判在铨选(吏部按规定补选官缺)中的地位逐步下降;到王安石变法时正式废除试判,铨试成为考选官员的主要手段。试判兴衰的历程反映了
A.唐宋治国思想的转变B.格物致知的实践运用
C.重文轻武国策的影响D.选官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2-02-24更新 | 383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5-【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朝时,社会上开始流行关于人际交往、交游宴饮、宾客答谢时必备礼仪的简化手册,有个叫许敬宗的世家子弟还编撰了一本《书仪》,根据不同的节气、时令,向读者提供书信往来所需的套话、虚词,是一本"典雅"书信的写作模板。这种现象表明
A.市民阶层壮大B.阶层流动增强C.门阀贵族消亡D.社会崇尚虚荣
2022-02-20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初唐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考试
中唐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
晚唐“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A.国家官员选拔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
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
2022-02-19更新 | 289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冬学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西方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说:“唐代科举制是作为中国文明伟大成就之一的量才录用的文官制度的真正开端。”作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给予肯定是因为它(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考试选拔官员更为公正
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D.打破了贵族的特权垄断
2022-02-10更新 | 332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四单元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开宝二年(969年)宋廷下诏:“西南、山南、荆湖等道,所荐举人并给往来公券……盖自初起程以至还乡费皆给于公家。”这一措施意在
A.维护科举制度的公平性B.扩大人才选拔的范围
C.规范选官制度的流程D.排除世家子弟参加科举
2022-02-02更新 | 31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起,奏名进士不再被黜落,只是录取名次有所不同而已。凡经过一次省试的举人,可以免除个人的差役负担,对多次应举不第的举人,则赐予特奏名进士,也享有一定的优遇。该现象
A.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成为宋代积贫积弱的根源
C.促成重文轻武之风的形成D.利于强化士大夫家国情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东汉《曹全碑》记载,曹氏家族从曹敏至曹全历五代,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升;曹氏族人“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枝叶分布,所在为雄"。这一现象反映出
A.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皇权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自上而下的选拔机制遭破坏D.察举制度在实施中弊端显现
2022-01-20更新 | 239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