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282次组卷 | 28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统计,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晚唐正史有传的官员中,14%出身于寒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中记载有601 名中榜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大多数是乡户,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这说明唐宋时期科举制(     
A.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B.推动社会公平意识迅速增长
C.促使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D.拓宽了民众政治参与的途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A.科举制的完善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C.察举制的发展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
2022-09-12更新 | 1600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横山清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说,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读书人学诗的越来越多,书成为一种商品,……能诗的人即使没有官位在乡村也能得到尊重。这表明科举制
A.使诗歌在全国走向全面繁荣B.冲击了乡村的门阀政治根基
C.改造了乡村的文化结构D.加强了中央对思想的控制
2021-06-02更新 | 2009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在殿试中实行誊录法,在考生考完后,要将试卷另外誊录副本,誊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誊录,不准随意篡改文意或增减字句,其誊录完后,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糊名,“送覆考官再定等”。这一做法
A.剥夺了贵族门阀子弟入仕特权B.杜绝了科举考场营私舞弊行为
C.旨在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D.一定程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理念
2021-03-04更新 | 1158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选拔官员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2022-01-05更新 | 511次组卷 | 70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择官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试书、判,其中“判”又称“判牍”“判状”“判词”,是司法人员对案件是非曲直之判断与评价结果的文字体现,即法律判断的文书。《通典》对唐代选拔官吏的标准有言:“不习经书史无以立身,不习法理无以效职。”唐代这一择官标准旨在
A.提高封建统治效能B.深化依法治国观念
C.完善考试选官制度D.培养法律专业人才
2022-04-23更新 | 411次组卷 | 6卷引用: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从宋明开始,科举制度的“糊名易书”法流行,清廷将其发扬光大。考生试卷统一交给弥封官,弥封官封起考生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交与誊录生。誊录生将卷面答题内容如实誊写一遍,原始试卷存档,誊写卷交由阅卷官评卷。“糊名易书”法的实施(     
A.意在抑制门阀士族干扰科举取士B.确保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
C.阻碍了社会各阶层间的人员流动D.进一步推进了科举制度的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015年,蔡齐考中状元,宋真宗问主考官是否认识蔡齐,当被告知朝中无人认识这名状元时,他如释重负地道:“人无知者,真所谓攫求寒畯也。”据此可知,宋真宗意在
A.确保科考公平公正B.抑制门阀士族势力发展
C.选拔寒门才俊为官D.限制特权阶层参加科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代察举制最初规定各郡国岁举二人。东汉和帝时改以人口为标准,郡国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后又规定少数民族杂居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上述做法
A.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B.利于缩小各地区经济文化差距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
2021-03-28更新 | 1000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