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材料表明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B.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
C.南北文化格局发生重要变动D.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
3 . 唐代宗宝应年间,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曰:“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又投牒自举,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并得到一批朝廷重臣附和,这说明(   )
A.科举制促进了唐代诗歌繁荣兴盛B.科举取士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C.科举创立初期人才选拔功能有限D.新旧制度的更替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2020-01-02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只要家庭里有一人做到两千石的官,他当一郡太守,便有权察举。他若连做了几郡的太守,他便是足迹满天下,各地方经过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这种情况应该发生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别头

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

弥封

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

誊录

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

锁院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


A.参考人员多B.考试规程渐趋严密
C.选拔方式多样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2019-12-22更新 | 290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太学……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但是,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

——摘编自邹玉峰《新解“新格局”——隋唐政治格局中的“古韵”与“新意”》


(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的主要选官途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   南朝梁武帝时,有一交趾人并韶者,富于词藻,诣选求官,而吏部尚书蔡撙以并姓无前贤,除(任命)广阳门郎(守门的小官)。蔡撙贤者也,不能免俗,何哉?

——洪迈《容斋随笔》


(2)材料二中的“俗”是指什么?蔡撙“不能免俗”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7 . 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官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B.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C.唐朝开始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
D.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2019-12-19更新 | 326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英国“在1855年至1870年的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科举制度
A.公开考试,公正、择优录取体现了自由竞争原则
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学
C.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集权
D.创立于中国古代的唐朝盛世时期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又制:郡口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其有秀异,不拘户口。……其有言行修者则升进之,倘或道义亏缺则降下之。……清代历史学家赵翼在评价魏晋九品中正制时写道:“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真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

——摘编自(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九品中正》

材料二   唐朝入仕的途径除科举制外,还有门荫和“流外”入流。唐初,由此两途入仕的官员远比科举出身的人多。以后进士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加,到德宗、宪宗之际,由科举入仕的宰相及高级官员才占了多数。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成为向地主政权输送官吏的主要渠道,是选官制度上的一个进步,它在削弱门阀士族的等级特权、扩大唐朝政权的社会基础、提高官员文化水平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冯克诚、田晓娜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品官人法”选官标准的变化并对其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入仕途径的趋势并分析科举制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2019-12-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19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梁启超指出:“科举制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它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自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这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打击了门阀世族集团
C.形成了社会向学风气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