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7 道试题
1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只重才干轻视道德的弊端B.该选官制度无法选拔人才
C.只重出身导致底层入仕困难D.人为操作使其偏离了初衷
2 . 东汉末年,曹操打破察举制桎梏,施行“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而魏文帝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确立兼重“德”“才”的九品中正制,该制度沿用了近四百年之久。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     
A.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B.蕴含着一定合理成分
C.使选官实现公平公正D.巩固了曹魏政权统治
3 . 西晋初年,刘寔在《崇让论》中说:“官职有缺,主选之吏不知所用,但案官次而举之。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世卿世禄制D.九品中正制
4 .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2023-11-09更新 | 192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6 . 在《中国古代职官》一书中有这样的总结,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而在新旧《唐书》中记载的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A.维护了儒学主导地位B.消除了阶层流动限制
C.推动了文官政治发展D.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
2023-10-26更新 | 659次组卷 | 16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黑龙江辽宁卷)
7 . 魏晋时期,吏部委州郡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州郡中正则结合乡党舆论品评人才,“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倘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这表明当时的人才选拔(     
A.削弱了中央权威B.缺乏严密的程序
C.完全沿袭汉代制度D.比较注重德行考察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展示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惰。”

——《礼记》

材料二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诗经》


设问:带领学生分析世官制的选官标准、特点及影响。
2023-09-06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下图为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才程序。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扩大了政府统治基础B.确立了严密的选官程序
C.维护了门阀士族利益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10 . 唐宋科举考试中,在礼部贡院南门标示出需要回避的亲族名单,名单上记录的士子不再与一般士子一同参与由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而是参加由吏部考功员外郎单独为其主持的考试,称为“别头试”。这(     
A.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B.提高了参加科考的门槛
C.确立了科举考试的权威D.凸显了人才选拔的公正
2023-08-29更新 | 1377次组卷 | 24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四部分新考法专练1传统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