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1764-1895年清代地方官入仕途径占比变化情况表,对表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清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B.德行成为清代选官的主要标准
C.甲午战败加剧了卖官鬻爵现象D.战争导致财政困难是重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A.史学体例的发展B.选官制度的变化
C.人口数量的增长D.民族交融的加强
2022-01-17更新 | 519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以前,我国政治组织的形式总体上是一种以君主为首包括各级宗法血缘贵族的共同专政……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亦因为地方氏族组织的存留,尚未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包括没有一套有逐级隶属关系的地方行政系统和由中央直接任命的地方行政官吏。由于这些原因,学者或将我国春秋以前的政治组织形式归于早期国家范畴。

——沈长云等《战国史与战国文明》

材料二   周灭商前,商周两族的氏族制度都已经在解体,内部都已出现阶级分化,分化为贵族、平民两大阶级。灭商以后,周族社会阶级分化更加显著,步伐也加快。……贵族、平民、徒属、奴隶,加上被征服族的贵族、平民,这就是西周春秋时期社会的阶级构成。

——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

材料三   钱穆关于平民社会的阐述,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平民社会从秦、汉开始……他在许多情况下将秦以下的古代社会看作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历史大单元。钱穆说:“秦、汉以下的中国”,“当时已无特殊的贵族阶级的存在,民众地位普遍平等”。又说:秦、汉时代“平等社会开始成立”。……二是时至宋代,平民社会更纯粹。钱穆说:“自唐以下,社会日趋平等,贵族门第以次消灭。”

——选自《历史教学》2017年第16期《宋代“平民社会”论刍议——研习钱穆论著的一个读书报告》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早期国家政治组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先秦至秦汉以后政治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秦朝至宋朝政治方面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1-12-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宋前期考试注重贴经、墨义和诗赋,不太看重策论。北宋中期颁布法令,“罢明经及诸科,进士罢诗赋”。以考经义论策为主,将王安石主撰的《三经新义》作为科举考试的准绳,北宋科举制这一变化
A.禁锢了士人的思想B.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C.确立了理学的正统D.顺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陈寅恪说:“当时汉文化之中心在长安,以诗赋举进士致身卿相为社会心理群趋之鹄的。”与此同时,声讨之音时起时伏,《新唐书》《选举志》有关上疏罢试诗赋、停进士科的大臣就有礼部侍郎杨绾、宰相郑覃、宰相李德裕等。这说明唐朝
A.士族力量仍然强大B.庶族力量日趋衰落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D.中枢机构制度完善
2021-12-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变化说明了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科举制度完善并成熟
C.宰相职资发生重大变化D.世家大族进一步衰落
2021-11-09更新 | 466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他们珍藏着当地官员前来恭贺其祖先时赠送的条幅,上写着:“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副对联提到的“少年”可能(   
A.因门第显赫而在“乡举里选”中脱颖而出
B.通过科举考试“状元及第”
C.因少年成名而备受中正官青睐
D.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军功授爵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名曰“书生问仕”,左下角是“解”字招牌,欲参加科考而前来算命的儒生络绎不绝,他们每人只要花上100文钱就能卜算前程。图中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A.科举考试竞争激烈B.算命先生能预知前程
C.算命成为当时热潮D.当时的物价水平较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简表

时期选官制办法选官权
夏、商,西周世袭制,世卿世禄制亲贵合一世代相传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秦封爵制.军功制养士、军功客卿国君、贵族
汉代察举制察坊人才举荐任官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第士人,按品授官中正官
隋代到清光绪科举制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朝廷
从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