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学家何兹全认为,“秦汉的帝国是统一的,只勉强可以说是集权的。我说勉强,因为公卿和地方长官都可以通过辟召、察举自选僚属,一郡之守,就是一郡之君。”其强调的是秦汉时期
A.选官制度存在诸多弊端B.易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
C.君主专制阻碍政治统一D.中央集权遭遇严重威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太宗时规定,科举及第者的吏部考试要试判三道,合格者方能释褐授官。宋神宗后又规定进上、诸科等试律令大义或断案,才能授官。哲宗元祐时苏辙曾说:“天下官吏皆争诵律令”。上述信息反映出当时
A.行政能力是重要的选官标准B.儒家正统思想受到佛道重大挑战
C.官制改革兼顾了效率和公平D.时务策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定内容
2020-04-13更新 | 552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0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2017·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钱穆说:“布衣可以为公卿,公卿亦可为布衣。后一句话其实并不可信。官僚政治取代了世卿世禄制度,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又保留了后者的一部分变形物。”这表明官僚政治(     )
A.通过阶层流动化解部分社会紧张现象
B.仍存在荫子荫孙、子袭父爵的现象
C.并不排斥政治权利等级世袭制度
D.与世卿世禄制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2019-11-11更新 | 22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
A.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
B.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D.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
2019-09-29更新 | 84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据此可知唐代
类别士族小姓寒族人数总计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进士58971.010913.113215.9830
明经8163.31814.02922.7128
制科8865.7107.43626.9134

A.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
B.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
C.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D.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隋唐时期该“发明”创设的出发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选拔优秀人才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2019-06-07更新 | 371次组卷 | 52卷引用:湖南六校2010届高考模拟仿真联考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前朝扩大了很多,唐代每次进士及第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这一变化
A.使考试人数逐年增加
B.客观上加剧了社会矛盾
C.表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D.导致官员素质明显降低
2019-05-22更新 | 640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时,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自唐高宗武德五年后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唐代科举录取名额没有地区分配。殿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到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殿试遂为常制”。另外,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称之为“省试”,从此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惟才是择”。经过争论,宋代最终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
——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唐代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比例

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A.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生态
B.捍卫了宰相控制仕途局面
C.利于提高官员道德素养
D.推动官员的选拔走向公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
B.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
C.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
D.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