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2 . 在《中国古代职官》一书中有这样的总结,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而在新旧《唐书》中记载的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A.维护了儒学主导地位B.消除了阶层流动限制
C.推动了文官政治发展D.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
2023-10-26更新 | 66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龙门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出身寒门的晋代文学家左思曾作诗(如图)感慨自己的不得志。这可以用来说明(     
A.贵族政治下的官职世袭B.寒门子弟毫无入仕机会
C.科举制下屡试不第的郁闷D.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2023-10-2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统计,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晚唐正史有传的官员中,14%出身于寒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中记载有601 名中榜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大多数是乡户,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这说明唐宋时期科举制(     
A.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B.推动社会公平意识迅速增长
C.促使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D.拓宽了民众政治参与的途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宋科举考试中,在礼部贡院南门标示出需要回避的亲族名单,名单上记录的士子不再与一般士子一同参与由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而是参加由吏部考功员外郎单独为其主持的考试,称为“别头试”。这(     
A.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B.提高了参加科考的门槛
C.确立了科举考试的权威D.凸显了人才选拔的公正
2023-08-29更新 | 1416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面诗句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A.分封制B.均田制C.察举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景德四年(1007)《亲试进士条例》规定:“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元祐年间苏轼知贡举,本欲录取门生李廌,但李廌却名落孙山。对此,苏轼曾作诗云:“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由此可见当时(     
A.科举受到新旧党争的影响B.科举竞争日益激烈
C.科举取士被权贵阶层垄断D.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钱穆的《国史新论》认为某一制度的意义主要有:“(一)是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使之参预政治……(二)是消融社会阶级……(三)是促进政治统一……”关于此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B.体现了人身控制的松弛
C.维护封建统治长治久安D.保障了社会公平与公正
2023-03-03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一摘编自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它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西方的入侵,它转而阻止了中国人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1905年,它最终被废除。

—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