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汉朝中书令
B.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
C.汉朝刺史宋朝通判
D.宋朝枢密使明朝殿阁大学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元史》记载:“官吏受贿及库管侵盗,台察官知而不纠者,验其轻重罪之,中外官吏赃罪,轻者杖决,重者处死。言官缄默,与受赃者一体论罪。”这反映了元朝
A.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
B.重视监察职能的发挥
C.各级官员腐败现象严重
D.严厉惩治权臣乱政行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初建立起专门的谏官以规正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编写《贞观政要》确立了一系列关于君主的行为准则,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也规定了权力运行方式,但这些努力都无法约束后代君主的言行,不久就被破坏殆尽。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对官僚政治的有效约束
B.宋代用分化事权加强了君权
C.中国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缺陷
D.儒家等级观念导致专制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代.监察御史受中央御史大夫节制,属于中央政府委派的驻郡监察官员; 宋代诸州监察官通判,是皇帝差遣到诸州专察知州的监察官,监察和制约州县官吏的一举一动; 元朝,设行御史台为地方最高监察机关. 其性质属于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材料表明古代监察机构的特点是
A.分权制衡,有效管理B.秩低权高,以小监大
C.机构独立,自成系统D.选官高标,管理严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朝时,御史台下辖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御史共司监察而又有所分工,各有侧重。御史纠弹又必须经过尚书省的审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体系,这最能体现唐朝
A.中央权力机构实行分权制衡的机制
B.御史台和尚书省均是国家权力中心
C.互相制约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加强皇权
D.严密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这条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B.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在当时很多官员看来“廉慎”思想不仅是一种律例规范,还是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反映了
A.唐政府注重廉政的制度建设
B.儒家思想影响了唐代的廉政建设
C.唐律以提高官员素质为宗旨
D.廉政是促成唐代繁荣的主要原因
2017-10-10更新 | 41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6中2017-2018年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规定:“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举见任(现任)通判。”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
B.使通判绝对服从于中央
C.防止知州受到通判制约
D.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
2017-09-12更新 | 192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唐僖宗时,(左拾遗)侯昌业上疏:“上不亲政事,专务游戏,赏赐无度,田令孜专权无上,天文变异,社稷将危,上疏极谏”。上大怒,召昌业至内侍省,赐死。由此推断
A.引导式劝谏有助于民主政治
B.尊天道施仁政的理念消亡
C.左拾遗职责是内侍皇帝起居
D.该官隶属于谏诤监察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
A.分散行使
B.法制化
C.独立运作
D.世袭化
2017-05-19更新 | 43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