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钱穆认为,宋代以前“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谏官不监察政府,他只纠绳皇帝”。到宋代则实行“台谏合一”制度,“谏官不准由宰相任用,于是台官谏官同为须由皇帝亲擢了”。这一变化(     
A.加强了皇帝权力B.加强了宰相权力
C.削弱了监察制度D.造成了冗官现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监察制度是中华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对世界文明做出具有特色的贡献之一。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轨迹,揭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内存规律,对当今的反腐败斗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全国统治而设立的监察机构是(     
A.御史大夫B.御史台C.刺史D.锦衣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北宋通判的设置演变。据此可知,北宋(     

北宋初年

宋真宗时期

宋仁宗时期

通判初为地方文武官吏交替时的临时差遣,一旦文臣取代武臣治郡则不需通判逐渐形成了文武通差的知州制度,凡武人知州处必设通判州郡设通判,本与知州同判一郡之事,知州有不法者,得举奏之

A.通判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通判职责是防范武人割据D.地方机构设置逐渐完善
2022-07-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自秦朝以来,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高的官员,如汉代刺史是以六百石的职位监察二千石的郡国守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
A.旨在削弱官员的行政权力B.有利于监察效果的提升
C.体现皇权下移的开明统治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代以前,谏官和御史(又称台官)分别负责谏诤皇帝和弹纠宰相百官,宋代谏官转向了与御史一样以监察弹奏宰相百官为主,史称“台谏合一”。宋代“台谏合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精减中央机构人员需要B.强化皇权专制统治的需要
C.加强对官员控制的需要D.制约宰相部门权力的需要
2022-04-30更新 | 30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其主要职责是
A.征发国家徭役B.督办案件C.代表中央教化地方D.监督地方官员
8 . 西汉刺史秩仅六百石,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令的品秩,却“奉诏六条察州”,监察秩二千石的郡国守、相乃至诸侯王。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这体现出西汉刺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A.内容丰富,体系完备B.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C.地位独立,专权跋扈D.分工合作,职责明确
2021-11-23更新 | 1002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刚刚开始设立B.仅仅负责监察地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D.逐渐失去其作用
2021-04-01更新 | 10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一9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推恩令”实施后,大量侯国归郡统辖;汉武帝还在华南和西北新置郡县。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汉武帝
A.频繁更换宰相B.设立内朝C.实行察举制度D.设置刺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