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在大理寺和刑部断、覆(议)程序之外,又增加了一个由审刑院负责的详议程序。审刑院置详议官专门详议经大理寺和刑部断、覆过的案件,再申报皇帝裁决,皇帝裁决的命令下付中书省,如无不当,即颁下执行。其有不当,由宰相再次奏闻。据此可知,宋代的司法审判程序
A.保证了司法权集中于中央B.体现出司法审判的严谨性
C.旨在消除司法行政化现象D.束缚了司法官员的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有学者认为,政治说到底不过是一种“量人”的工作,历史上有不同的“量人”方法,下列有关隋唐时期“量人”说法正确的是
A.唐太宗始设进士科完善科举B.御史台负有监察选官之责
C.四书五经为选官法定教材D.世家大族垄断着官场局面
2021-05-2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历史】【SX00119】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是适应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而建立起来的。两汉时期,朝廷设立各级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监察机构开始独立于行政系统。监察官员的品级比相应行政官员的级别低,但职权较大,如隋朝御史大夫为从三品,但其监察范围包括公卿宰相和各级官员。唐朝以来,各朝推行检举、控告、采访调查、深入部门定期检查、重大政治活动亲临现场督察以及考课督察结合等方式,以保证监察效能的实现。宋代设立监司、监州,来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清朝不仅在全国设十五道监察御史,还规定都御史统辖省按察使。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借鉴苏俄(联)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模式,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于1931年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保证苏维埃政权的有效运行和抵制封建官僚思想的侵蚀,中共在根据地逐步形成了以党政监督为主体,专业性监督部门和群众性监督组织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监督实践成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源头。

——摘编自吴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督制度研究》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要有国法”。 1982年,全国90%左右的县团级以上党委建立了纪检机构,国务院各部委都基本设立了纪检组织。是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其监督;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1986年,国家监察部成立后,各级地方政府行政监察机关相应迅速建立起来。

——摘编自谢撼澜、谢卓芝《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的进程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监察制度形成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意义。
2021-07-18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尖子生选拔卷(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提分小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汉武帝时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第一条就是“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由此可见
A.中央政权加强对地方控制B.推恩令后王国威胁未解除
C.宗法制恢复扰乱地方秩序D.刺史制度有利于地方吏治
2021-01-20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5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据此,对监察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能够确保古代官僚集团清正廉明
B.确保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科学化
C.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
D.能够促进监察权力独立高效运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
2016-11-27更新 | 72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课时专项训练(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司隶校尉是汉代国家监察官,负责中央监察和地方监察双重任务。其最初职能是对官员经济犯罪行为的纠举与弹劾,对危害社会治安的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进行抓捕;东汉时又增加了慰问百姓疾苦、关注交通建设等职能。这种变化表明汉代
A.司隶校尉成为封疆大吏B.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强化
C.国家治理职能不断完善D.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西汉时规定,刺史只能监察各郡国守相执行公务的情况,如发现其有不法行为,只能向朝廷“劾奏”,由朝廷裁决处罚。这说明汉代刺史(     
A.职权受到严格限制B.具有一定的行政权
C.缺少独立的监察权D.没有得到皇帝信任
2021-01-1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八省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预测模拟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两汉魏晋时期,司隶校尉作为独立监察系统,其巡察权力包括治安权、巡捕权、惩治权、平理冤狱等,监察的对象涉及皇亲国戚、宦官近臣、畿辅七郡及京师百官、两千石长吏等,监察职能基本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见,两汉魏晋时期司隶校尉的设置
A.完善了权力制衡机制B.架空了御史大夫的职权
C.制约了宰相行政权力D.适应了专制集权的需要
2021-10-0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一)历史试题(全国I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由此可知,“刺史”的主要职权不包括
A.考察吏治
B.奖惩官吏
C.监察民众
D.决断冤狱
2018-05-18更新 | 376次组卷 | 14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备作业)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