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全国十五道设置采访使以监察非法行为,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由此可知,采访使制度
A.造成了唐朝藩镇割据B.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C.有利于对边疆的统治D.改变了地方基层结构
2021-04-30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辽宁专用)
2021·全国·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过秦汉以来的演变发展,唐代的监察制度进一步强化,监察机构设置日益周密完善。御史台成为唐代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其长官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共同承担具体的监察职责,又各有分工,严密的监察机构有利于监察职能的发挥。

684年,武则天在改御史台为左右肃政台的同时,又命尚书省刑部侍郎韦方质修成左右肃政台《风俗廉察四十八条》。经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补充修订,发展为《六察法》。《六察法》不仅涉及官员的政绩,也包含官员的品行、才能、学识等方面。同时对官员违法监察规定了严格责任。唐代的监察官员虽然品秩较低,但在选拔上却十分严格,而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标准和条件。对监察官选任的严格要求有利于提高监察官素质并最终提高监察工作的效能。

——摘编自叶玲《简论唐代廉政制度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在监察制度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的监察制度建设。
2021-04-20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大中九年(855年),博学鸿词科考试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弹劾,礼部侍郎、考试官、监考官均受到处分;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进士25人及第,一时“物议以为滥”,御史陆扆复试举子,查出不合格者十余人。由此可知,唐代
A.科举制弊端丛生难以为继
B.御史把持选拔人才的大权
C.统治者分权制衡肃净考风
D.御史具有监察科举的职责
2017-02-24更新 | 44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2课时)
4 . 《汉官典职仪》记载:“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监察的六个内容)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郑玄注:“省,察也”)。”这说明汉代刺史
A.位高权重B.专治冤狱C.司法独立D.职权有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七品之科道官(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很多可获四、五品之职,以致有科道官升迁“每苦太速”之说,同时“凡御史犯罪,加二等,有赃从重论”。这说明了明代
A.监察官员发挥了监察六部百官的职能B.明代政府注重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监察官员只是皇帝的耳目,效能有限D.实行严格的监察官管理制度,厚赏重罚
6 . 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负责监察辖区外的官员B.可以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C.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D.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7 . 明代御史所谓的“风闻言事”较之于前代有一定的限制,明时规定“御史纠劾百司,须要著名年月,指陈实迹”,以防传闻繁衍,公报私仇。这一变化
A.削弱了监察部门职权
B.促成了明朝吏治清明
C.杜绝了传闻断事病弊
D.强化了行政机构职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等政绩卓异者,经内外大员保举,考试合格入选。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由此可见清代
A.监察官员选拔严格
B.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C.监察官员地位崇高
D.注重对监察官员的经费投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C.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2019-09-05更新 | 22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2课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