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区划、职官、文书转运是考查地方治理的三大视角。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秦代开始设有御史负责监察皇帝
B.汉划十三州以司隶校尉管辖
C.唐宋刑狱监察呈现专职化的特点
D.明清以密折奏事制监察地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人赵冀曾评价古代某官职说过:“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下面关于该官职说法正确的是
A.使皇权达到顶峰B.是帮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C.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D.参与国家政治中枢决策
2021-05-27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有学者认为,政治说到底不过是一种“量人”的工作,历史上有不同的“量人”方法,下列有关隋唐时期“量人”说法正确的是
A.唐太宗始设进士科完善科举B.御史台负有监察选官之责
C.四书五经为选官法定教材D.世家大族垄断着官场局面
2021-05-2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七品之科道官(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很多可获四、五品之职,以致有科道官升迁“每苦太速”之说,同时“凡御史犯罪,加二等,有赃从重论”。这说明了明代
A.监察官员发挥了监察六部百官的职能B.明代政府注重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监察官员只是皇帝的耳目,效能有限D.实行严格的监察官管理制度,厚赏重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高的官员,如汉代以六百石的刺史监察两千石的郡国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
A.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有效防范高级官员渎职
C.以小驭大体现皇权至上D.兼顾行政与监察高效能
2021-05-10更新 | 696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云梦睡虎地秦简"考古发现,被当时《秦律十八种》的编者集中使用最早、最长的部分几乎都是关于官吏行为的法律、考核官员的方法等。这说明秦律制定
A.有利于中央决策传输到地方B.加强了皇帝对官员监督控制
C.防止了官僚机构的贪污腐败D.完善了中央机构的运作体系
2021-05-05更新 | 303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监察官分台谏两种,“台”指御史台,“谏”指谏官。御史监察百官,谏官负责谏诤皇帝的过失。以下有关台谏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谏官隶属于门下省B.唐代御史台兼有监察刑狱的职能
C.台谏本质上是帝王的耳目D.宋代台谏发达利于提高政府效率
2021-04-2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嘉兴一中、湖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刚刚开始设立B.仅仅负责监察地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D.逐渐失去其作用
2021-04-01更新 | 104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史载,某时期设置了特殊的官员,称为“绣衣御史”,他们官位很低,且不是常设官员,但这些人直接听命于皇帝,奉诏督察各地,一度非常活跃,甚至“威震州郡”。与其同一时期设置,功能类似的有
A.御史大夫B.监御史C.刺史D.御史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初,御史台台官负责言事,谏官负责弹劾;中期以后,台官和谏官都具有监察和管理文武百官、荐举官员、谏诤皇帝、参政议政、参与司法等职责。这一变化表明宋代
A.监察机构内部出现对立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了皇权
C.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D.台官与谏官丧失监察职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