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A.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B.便于削弱宰相权力
C.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D.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1-01-22更新 | 407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市直六所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田庄
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B.有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
C.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D.不利于对地方有效管理
2021-01-22更新 | 587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汉朝初年,封瓯越、国越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邯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国,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这些做法表明当时统治者
A.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B.郡县制难以有效取代分封制
C.大体承接秦朝政治制度D.完全否定秦朝边疆管理措施
4 .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彻底解决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020-12-29更新 | 331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极少以郡命名;反观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所处时期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
A.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B.宗法关系逐渐淡出两汉政治构架
C.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D.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2020-12-23更新 | 474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西汉会要》中写道:“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汉代政治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B.三省六部制C.王位世袭制D.三公九卿制
7 . 汉武帝亲自过问一切政务,让九卿和丞相不得直接奏事,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汉武帝这一做法
A.限制了各诸侯国势力的扩张B.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缓和了中央各部门间的矛盾D.旨在调整中央决策机构
8 . 下表是部分历史文献对“司隶校尉”职的记载,从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结论是
《汉书》“司隶校尉,周官”刘昭注曰:“周无司隶,岂即司寇乎”
《汉百官公卿表》“司隶校尉”武帝征和四年初置。持节,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大奸滑
唐《通典》“司隶校尉”掌五隶之法,
《后汉书》建武元年,拜(宣秉)御史中丞。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明年,迁司隶校尉
《汉仪》“司隶校尉”职在典京师,外部诸郡,无所不纠。封侯、外戚、三公以下无尊卑

A.司隶校尉一职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B.维护地方治安是司隶校尉的唯一职责
C.两汉时司隶校尉的职权地位有所提升
D.两汉时期司隶校尉位列三公地位崇高
2020-12-11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分封的诸侯王情况。材料中的措施
异姓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同姓王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濞
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形成了对皇权的潜在威胁D.消除了边疆威胁
2020-12-05更新 | 77次组卷 | 16卷引用:【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10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刺史六条”是汉代为规范刺史的监察职权设定的。在针对郡国守相的五条规定中,把“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列于首位。这反映了
A.汉代重视加强中央集权B.刺史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C.汉代官民关系严重恶化D.汉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020-12-0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价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