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独立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020-05-01更新 | 124次组卷 | 4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转运使的设置,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2020-04-16更新 | 309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2020-03-17更新 | 224次组卷 | 40卷引用: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认为,与汉朝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2020-02-20更新 | 566次组卷 | 5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唐代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由此可见,唐朝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C.门下省高于中书省D.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6 . 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这种中枢结构始于
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宋
2020-01-07更新 | 343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其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
A.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B.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2019-12-02更新 | 87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一课一练
8 .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2019-11-13更新 | 620次组卷 | 55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2019-09-28更新 | 20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10 . 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A.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的机构
B.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
2019-09-16更新 | 1541次组卷 | 43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8月月考(4)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