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三把手,也负责审核职能。若门下省对于诏书审核后不予通过,则返回中书省,这种现象叫作"封驳""涂归"。这反映出(     
A.政事堂的出现有因可寻B.三省六部制削弱了唐代中央集权
C.租庸调制度名存实亡D.唐代中枢机构运行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初年,御史大夫既掌管天下文书、颁布皇帝诏令,又掌管朝廷内外监察;汉武帝时,其机要秘书工作分割给尚书署办理;东汉时改名为大司空,掌管水利、工部。御史大夫职能的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加强B.分权原则的落实
C.监察体制的破坏D.文书制度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初,丞相有独立于朝廷之外的机关,称之为“相国府”,丞相负责处理一切日常行政事务,每遇重大决策,丞相则先与诸大臣商议,然后再由丞相领衔奏请天子定夺。而天子所定之事如果丞相坚决反对,天子也只能收回成命。这说明汉初
A.丞相权力得到加强B.中央行政体系趋于完备
C.君权至上局面改变D.构建了权力制衡的模式
2022-04-09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统计,唐代宰相少者二三人,多者八九人,睿宗(武则天之子)时增至十七人。由此可见唐代(  )
A.君权与相权矛盾逐渐加剧B.中央冗官问题越来越严重
C.三省六部制趋向名存实亡D.宰相集体议政制度被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隋朝建立后,将北周仿照周礼设立的官爵制度废除,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这一制度的设置
A.有利于强化君权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对地方控制加强D.避免了决策失误
6 . 介绍唐朝时人们会想到“三省六部”“科举选才”“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最能概括这些主题的是
A.国家的统一与强盛B.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
7 . 唐玄宗时期,开始出现使相。使相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实际上不行使宰相权力。从玄宗朝开始,使相由8人发展到僖宗朝的60人。这一变化
A.反映了宰相制度名存实亡B.与唐朝衰落有一定关联
C.体现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D.推动中枢权力体系完善
2021-05-20更新 | 245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