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武帝时期,以尚书令为主,有侍中,给事中、常待等,加上被皇帝信任而授予侍中等头衔的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共议军国大事,掌握实权,成为决策集团。而以丞相为首的朝臣只负责处理和执行一般政务。这一变化体现当时(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中枢权力的再分配
C.内朝外朝分工明确D.君权相权互相节制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玄宗天宝年间,宰相杨国忠召左相及给事中、诸司长官皆集尚书都堂,“唱注选人,一日而毕,曰:‘今左相、给事中(门下省官员)俱在座,已过门下矣。'其间资格差缪众,无敢言者。于是门下不复过官。”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A.三省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B.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
C.君主权力受到了极大制约D.中枢运行机制遭破坏
2022-10-10更新 | 2561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末年已有刺史干预地方行政事务;东汉时,和帝、安帝、顺帝、桓帝均曾下诏要求刺史亲预庶政,刺史由此逐渐获得选举、劾奏等人事权力,甚至染指兵权。由此可知,东汉时期(     
A.地方豪强受到压制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C.刺史制度明显异化D.监察官员品级提高
4 . 唐太宗时期,尚书省长官拥有参与朝廷最高级别的政治会议的权力,可以发布最高行政指令、监督各地方官府执行中央命令的情况。由中书省制定,经过门下省审批通过的各项文书,最终也由尚书省负责实施。由此可见,当时的尚书省(     
A.监督百官执政情况B.属于国家中枢行政机构
C.与中书省分庭抗礼D.已严重威胁到君主权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书·窦田灌韩传·田蚧传》云:“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日:‘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这说明当时(     
A.君相之间的权力分配存在冲突B.中朝与外朝的矛盾尖锐
C.丞相在选官除吏方面权力式微D.丞相不能参与政务决策
6 . 唐代中期,枢密使多由宦官充任,“职掌唯受表奏,于内中进呈”。到了唐代后期逐渐形成“宰相、枢密共参国政”的局面,诸多权阉以枢密使的身份执掌机密并参与军国大政的议决。这一变化说明(     
A.有效协调中枢机构关系B.朋党之争日趋激烈
C.枢密使职权的不断异化D.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的宰相制度基本因袭隋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立,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同为宰相之职。高祖时期共有宰相十二人,太宗时期共有宰相二十八人,大部分是以他官兼、判或检校侍中、中书令者,“兼、判既非正官,亦属临时差遣”。贞观以来又常指定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要按例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也是宰相。高祖、太宗还设立文学馆、弘文馆,常召一些名儒学士入宫禁讲论文义,备君主顾问。

——摘编自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武则天当权后,宦官开始掌传达出纳之任,参预政治。玄宗时期,任命亲信文人为翰林学士,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翰林学士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到宪宗时期,正式设立由宦官出任的枢密使,职掌类似于门下省的侍中,在皇帝与宰相、翰林学士之间宣旨传奏。而中书门下(政事堂)居于禁外,宰相较多地成了执行官。可见中唐以来,政治中枢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摘编自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

材料三   君权既尊,则辅相之权往往移于其所私暖。

——摘编自吕思勉《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代中枢机构演变的特点。
(3)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简析材料三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朝前期,中书省秉承帝旨,参与决策军国要务。自唐高宗将政事堂迁至中书省后,中书省更显得权尊势隆。安史之乱后,逐渐演变为功臣将帅的加官。唐肃宗时,翰林院学士开始与中书舍人“公章诏敕”。唐宪宗时,“凡将相出入,皆翰林草制”。据此可知,中书省的发展演变反映出唐朝
A.人才选拔制度得到完善B.政府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C.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强化D.吏治的清明与高效得到保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与两汉时期丞相一人独任或最多两人相比,唐朝宰相一般由多人担任,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其中为首一人称为“执政事笔”。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建立宰相“十日一秉笔”的轮流执政制度。这反映了
A.宰相制度发展有利于决策正确B.皇权受到制约
C.唐代官僚机构膨胀远胜于汉代D.相权趋于弱化
2022-04-08更新 | 409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隋文帝时,把门下省和中书省迁出禁中,与尚书省共同组成国家机关,建立了三省体制。隋炀帝时,成立了殿中省,把所有侍御事务从中书省、门下省完全分离出来。这种做法
A.利于国家事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B.威胁了皇权的稳固
C.标志着中央官僚政治制度的成熟D.家国同构得到延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