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公元964年春,宋太祖赵匡胤为宰相赵普置副,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余庆兼任参知政事,不宣布诏令、百官朝会不领班、不掌印、不升政事堂。这表明宋初参知政事的设置
A.改变了宰相位高权重的地位B.有利于中枢机构日常政务的处理
C.形成“二府三司”行政体制D.使宰相数量不断增多分散了相权
2021-05-13更新 | 62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宋)天圣进士,英宗朝官至三司使的蔡襄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这反映了宋代
A.重文轻武是社会主流B.加强统治的独特措施
C.经世致用已深入人心D.科举是选官唯一途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中书省有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有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皆称宰辅。而秉政者,丞相也,皆蒙古、色目世家为之。与唐宋相比,元朝中书省
A.激化了民族矛盾B.掌握了军政大权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君主御用的信息渠道及侦查手段愈益广泛,许多机构也具有了超出本职的职能。
宋代具有信息与侦查职能的机构、职位
机构/职位通进司与閤门司皇城司御药院走马承受军校、密探
职能扼守信息沟通要路在京师刺探监察传递内廷信息按刺地方物情博访外事

由上表可知,宋代
A.君主强化对政事民情的掌控B.君主比较体恤百姓
C.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尖锐D.官僚机构不断膨胀
2021-04-25更新 | 572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元丰年间,北宋与西夏作战失利,宋神宗想以运粮不力为由杀掉一个漕运官,宰相以不合"祖宗之法"拒绝;神宗又提出将其刺面流放,门下侍郎答以"还不如杀了他",神宗只好作罢。这一事件表明北宋时期
A.谏议制度趋于完善B.宰相权力急剧膨胀
C.文官拥有特殊地位D.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6 . 宋史专家邓小南先生指出,宋代“祖宗之法”的基本原则是“事为之制,曲为之防”,稳定至上是宋代政治的核心目标。宋代政治在实践中最能体现其基本原则的举措是
A.中央机构进行职能化分工B.对士人和官员以怀柔为主
C.通过科举大规模选拔官员D.全面推行“内轻外重"政策
2021-04-19更新 | 863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大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非常生气,责怪大臣,却被该大臣反驳,太祖生气的用斧柄敲掉其两颗牙齿,该大臣说∶"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太祖赐金帛慰劳之。此事反映了
A.君主专制呈加强的趋势B.君主与大臣存在尖锐矛盾
C.重史传统影响君主行为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北宋)赵普历相太祖、太宗两朝,于厅中座屏后置两大瓮,凡有人进利害文字皆投置其中,满则焚之;太宗后期任命“为人糊涂”的吕端为相,并勉励他“体黄老而行化,用志乎无为”;真宗问宰相李沆治道所先,沆答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为最先。”材料反映了北宋初期
A.因循苟且的政治风气B.皇权强化,相权被架空
C.黄老思想治国成效显著D.“冗官”造成效率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北宋初期,推行二府三司制度,宰相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南宋建国之初,宋金战争频繁,为便于处理紧军情,宰相多兼职枢密使,自此之后相权日重。这说明,南宋初期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B.初步改变了崇文抑武的方针
C.中枢决策机构适时进行调整D.依靠官制改革保证政局稳定
2021-03-10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辽宁卷)
10 . 下图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中央权力机构进行程序性分权B.分散机构权力以加强君主专制
C.崇文抑武使枢密院只有统兵权D.分工明确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