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宋代著名民谣说“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即皇帝住所)卖酒醋。”这首民谣生动阐释了世人如何在政治和商业中发迹的社会畸态。这说明了
A.争取权益铤而走险的心态B.重文轻武政策导致的无能
C.价值观念黑白颠倒的无序D.专制皇权体制滋生的弊端
2021-12-23更新 | 598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2 . (宋)天圣进士,英宗朝官至三司使的蔡襄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这反映了宋代
A.重文轻武是社会主流B.加强统治的独特措施
C.经世致用已深入人心D.科举是选官唯一途径
3 . 元世祖统治前期,以汉法弥补蒙古旧制的空缺;到后期,他有感“朕左右复无汉人,可否皆自朕决”,于是重置汉人儒臣于风纪之司(监察机构),遇有大政,使其议论之,遂成为有元“家法”。元世祖创立的这一“家法”
A.适应了专制集权统治需要B.强化了中枢权力的制衡
C.消除了蒙汉民族间的差异D.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神宗时期,按照《唐六典》记载重新恢复唐朝三省六部的职官体系,使机构、官员名副其实,皆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这一做法
A.解决了北宋冗官问题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三司使是北宋皇帝心腹之臣,是主管盐铁、度支、户部的最高财政首脑,与宰相共同负责财政事务,有“计相”之称,皇帝控制三司使以掌握财权,其在权力中枢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这一官职
A.加强了君主专制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削弱了地方财权D.调和了君相矛盾
6 . 宋代另设“审官院”,分为东西两院,对官员进行考课铨注,东院负责文官,西院负责武官。又别置“三班院”,来铨衡内廷供奉及殿直官。据此可推知,宋代
A.机构办事效率低下B.选官方式发生变化
C.重文轻武名不符实D.相权被进一步分化
7 . 宋朝对官员的优待达到了历史的高峰。除享有稳定的俸禄职田收入外,还可以封妻荫子,免夫役和二税。即使犯法,也可用“官当”代替刑罚。宋朝的优待
A.激发了文人的创新精神B.导致官员人数不断膨胀
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是科举制度发展的必然
8 . 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理行政、军政、财政,原则上各自行使独立职权。中书门下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太祖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是宰相之辅佐。这反映出宋代中央官制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抑制了宰相行政办事权
C.分化了中央的军政财权D.加强了专制主义皇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政府各部门职责分明,相互牵制,无论是君主还是政府官员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法理和传统的政治理念、制度行事。在选官任官方面依据一定的标准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来共同完成,绝不是凭借君主一人喜好来决定。以上属于制度设置方面对君主专制独裁的约束。……除制度设置外,儒家思想对君主道德修养的要求也一定程度约制了君主。因此,明代以前,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程度是较大的,至明清以来,开明的统治 愈来愈少。

——摘编自《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开明性》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古代君主制度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9-12-30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上期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