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2023-11-09更新 | 230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唐太宗时)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长寿三年制,始令举人献岁元会,列于方物前,以备充庭。开元“二十四年,制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掌之……遂为永制”。

——摘编自杜佑《通典》

材料二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初二日,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地方督抚联合会奏,强烈要求立刻停止科举制度,转而全力推广学堂。慈禧太后此后表示“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因此,“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同时强调“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亦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又皆切于实用”,全国上下要“多建学堂,普及教育……著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同年,国子监被学部所取代,清朝独有的八旗官学也被并入新式学堂。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对科举制的发展,并说明这一发展的主要进步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扼要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政治背景,指出清末学制改革的名称及其他主要措施。
2022-12-2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八)(11页)
21-22高三·浙江·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曾评论某一制度的优点时认为“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对于这一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产生于东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的社会现实
②适应了当时人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局面的需要
③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④这一制度有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2-20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六)(13页)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表为武则天时期科举制的发展情况表,表中的举措在当时(     
具体内容
扩大制举缩短制举间隔,使“常举”制度化,变数年一次开科取士为每年一次,并扩大录取人数,增加科举科目
创立殿试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十四日,武则天亲自于洛城殿对贡士进行面试
设武举科女皇晚年,于文科殿试之外,又创办了武举,以选拔武艺精通、具有将帅才能的人
开创“南选”唐初,边远的五岭及贵州一带,文化比较落后,武则天有意加以开发,在人才的选拔上对这些地区特别给予照顾
开创“密封卷”开科必须糊上考生的姓名,监考官按答卷优劣定格录取,这就是最早的密封卷
A.有利于营造士人用功读书的社会风气B.致使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C.有利于增加国防实力和保证国家安全D.促进中央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2022-12-20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三)(12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302次组卷 | 288卷引用: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A.科举制的完善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C.察举制的发展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
2022-09-12更新 | 1607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7 . 如表是南宋部分州府解试赴试人数(终场者)及录取比例。据表可知,当时(     
地区时间赴试人数解额录取比例资料来源
资刑庆元初500032156∶l《鹤山文集》
福州开禧年间1800054333∶1《漫塘集》
温州开禧年间800017470:1《万历湿州府志》
严州景定间700018388:l《景定严州续志》
A.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B.政府意图优化官僚队伍
C.南方成为经济文化中心D.科举制录取程序更规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司马光在上书宋神宗的《论风俗札子》中写道:“今之举人,发口秉笔,先论性命,乃至流荡忘返,遂入老庄。纵虚无之谈,骋荒唐之辞,以此欺惑考官,猎取名第。”这反映(     
A.宋朝科举命题不以儒书为限B.宋朝并未严格限制应试者的资格
C.儒学独尊地位重新得以恢复D.重文轻武导致宋朝实行文化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代科举在各考场均设置考试官、监视官、封弥官、誊录官以及有关的工作人员;主办机构的各个部门相互监督;入试举子除允许带指定的文典外,其余的书籍、文字一律不准带入。其意在(     
A.确保考试公平公正B.树立元政府良好形象
C.防范官员徇私舞弊D.选拔有真才实学官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杂类中的“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应举。宋真宗曾对知贡举杨砺说:“贡举重任,当务选擢寒俊,精求实艺,以副朕心。”由此使一些勤奋读书的寒门子弟进入仕途。上述现象(     
A.表明选拔人才标准较公正B.将会增加北宋的财政负担
C.利于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D.要求及时改革考试的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