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这反映了(     
A.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内阁大臣代行丞相职权D.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023-03-10更新 | 2519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赵翼统计:“明朝杨士奇在内阁四十三年,虽其始不过为学士,后加紧公孤,始终在枢地,不出内阁一步。同时值内阁者,金幼孜三十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该现象体现了这一时期(       
A.皇权受到严格制约B.内阁大臣彼此牵制C.中央集权得到强化D.内阁政治相对稳定
3 . 明初内阁本为“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仁、宣时,内阁始得“密封言事”之特权,以致出现“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的情况;英宗时,各部奏章皆内阁阅览草批后,再交皇帝“朱批”。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
A.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B.中央权力制衡日趋完善
C.内阁已经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D.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直接负责提督特务机关东厂和锦衣卫的是
A.皇帝B.内阁C.六部D.司礼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初、内阁开始拥有票拟权,一般由阁臣商议而行;弘治年间,阁臣中“居首者始秉笔”;到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首辅的权力更大,形成了首辅专票的局面。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内阁成为正式行政机构B.皇帝权力逐步衰落
C.明朝政治统治危机四伏D.君主集权得到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天启年间,权宦魏忠贤把持朝政,私植党羽,尽诛异己,正直大臣“约六七十人”被杀,东林党人也惨遭浩劫。这反映出天启年间
A.专制皇权渐趋衰弱B.中枢运行机制的异化
C.官僚政治趋于瓦解D.宰相退出了权力中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