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早期罗马法契约制度通过繁琐形式来保障契约效力和交易安全。而晚期罗马法则提出,当事人的诚实、善意和合作精神才是履行契约的更可靠的保障,认为契约是当事人合意的产物。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表明
A.商品经济日益活跃B.罗马法逐渐淡化司法程序
C.居民财产得到保护D.成文法比习惯法更具优势
2022-05-14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考点46罗马法-【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家父权”制度残酷而又不合伦理,它“对于理性的最起码要求都未给予满足”。这一制度的解体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西塞罗的思想是促成其解体的理论武器。材料意在强调
A.罗马法是以父权社会为基础B.宗族关系压制人文主义发展
C.贵族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D.理性精神冲击了父权家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罗马大法官“在共和国时期按照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纠正市民法的缺陷,补充其不足,这对促进罗马法的发展,使之后来成为世界性的法律,起了直接的决定作用”。此外,罗马法学家的理论都是针对现实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这反映了罗马法
A.呈现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立法特色B.确保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具有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D.关注立法程序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最初罗马法学家的解答仅供当事人或司法机关参考,不具有法律效力。奥吉斯都时专门指定一些法学家,授以公开解答法律的特权,要求各级司法官吏的审判活动都必须受其约束。哈德良在位时又进一步规定,凡享有法律解答特权的法学家,对同一问题如果意见一致即发生效力,如果意见不一致,司法官有选择适用的自由权。这反映了法学家
A.使罗马法高度抽象化B.推动罗马法从封闭走向开放
C.丰富和发展了罗马法D.赋予罗马法灵活务实的特点
5 . 《十二铜表法》的目的是使祭司和贵族不能再操弄法律。其实际效果在于,自此之后,所有习惯法都需要有立法基础,以成文法典的形式颁布。它也确保了,在罗马世界和后来从英国到美国的所有西方国家里,法律是世俗而且独立的,尽管后来曾多次发生以神的名义对这一原则进行干涉。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②确立了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的法律观念
③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④适应了帝国时期新的社会发展要求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塞罗说“品性优秀的人们避免犯罪,与其说是害怕可能面临的法律惩罚,不如说是由于人的本性赋予的一种恐惧公正谴责的廉耻感。国家管理者借助舆论增强这种廉耻感,借助法规和教育使它达到最高的程度,为的是使廉耻感能够不亚于恐惧心理阻止公民犯罪。”由此推知当时的罗马
A.品性优秀者不怕法律B.社会现实呼唤道德立法
C.推崇人人平等的理念D.重视国家管理者的素质
7 .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按照死者的遗嘱处理财产继承问题。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加剧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B.维护贵族以及富裕平民利益
C.高于其他人定法和人为权力D.体现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罗马共和国后期,创设了“应继承份”这一法律概念,并形成“不合义务遗嘱之告诉”制度,规定遗嘱人必须为其近亲属保留法定的继承份额,否则执行官有权以非常方式撤销遗嘱法定继承份额。这一做法旨在(     
A.避免家族财产的流失B.打破家族间的平衡
C.收回公民遗嘱自由权D.维护罗马法的权威
2022-05-12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考点46罗马法-【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9 . 古罗马帝国时期订立遗嘱,立嘱人会请成年罗马公民和司秤见证,并手持遗嘱进行宣告说明;汉朝律法规定:“民欲先令相分田宅、奴婢、财物……听其令”,《先令券书》亦有县、乡三老到场见证遗嘱执行的记载。由此可见当时两国
A.成文法体系较为成熟B.关注法律程序的重要性
C.财产的分配原则相近D.扩大了财产保护的范围
10 . 共和国末期至帝国时期。古罗马的饮宴之风达到顶峰。宴会主人借此机会显示其地位。平民因生活所迫而投靠他们的保护人,凭借手中的选票获得贵族和富人们的饮宴入场券或免费面包。通过饮宴。贵族们甚至可以左右罗马的政治。这种现象导致古罗马(       
A.社会危机逐渐加剧B.人文主义思潮兴起C.因奢侈浪费而灭亡D.平民逐渐沦为奴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