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实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
史实结论
A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B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C《十二铜表法》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
D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人文精神得到彰显

A.A
B.B
C.C
D.D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原则和罗马法有什么不同?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2013-11-11更新 | 9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罗马法规定了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D.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维护
4 . 在谈到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恩格斯说道:“奴隶制已不再有利,因此也就灭亡了,在这里罗马世界就陷入了绝境:奴隶制在经济上已经不可能了,而自由民的劳动却在道德上受鄙视。前者是已经不能再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后者是还不能成为这种形式。只有一次彻底的革命才能摆脱这种绝境。”这里“彻底革命”的含义是
A.新兴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
B.波澜壮阔的奴隶和平民起义
C.外族日耳曼人的入侵打击
D.罗马法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5 . 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通用
B.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用来管理所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贝卡利亚(18世纪意大利法学家、启蒙思想家)
材料三 :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相信快乐的秘诀在于自由,而自由的秘诀在于勇气。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秩序不能建立在对刑罚的畏惧上,这对于自由思想、未来的希望和想象都是危险的。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                                
——布兰代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1856-1941)
材料四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时代,人们按家庭出身被分为“红五类”或“黑五类”。“黑五类”的子弟被称为“狗崽子”,没有任何权利,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北京青年工人遇罗克以极大的勇气站出来批判,他认为“不管是什么出身的青年放弃思想改造,都是错误的,对于改造思想来说,出身好的青年比出身不好的青年并没有任何优越性”。他希望一切青年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力,我们一概不承认。”这位孤独而勇敢的思想者在1970年因“思想反动透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罪名被处以死刑,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
请回答: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一里体现的任意四条罗马法原则。材料二是刑事法学发展史上著名的“无罪推定”原则的来历。这个原则和罗马法有什么关系?
(2)材料三体现了布兰代斯大法官所拥有的哪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在美国政治制度中有什么积极作用?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古代罗马和现代美国在言论问题上的相同点是什么?
(3)造成材料四中遇罗克悲剧的社会背景是什么?综合四则材料,请从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的角度,谈一谈你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2013-09-22更新 | 1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