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公元426年,罗马颁布《引证法》,正式承认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帕比尼安和莫迪斯蒂努斯五大法学家的解答具有法律效力;并规定凡未经明文规定的法律问题,悉依五大法学家的解答加以解决。这说明(     
A.罗马重视法学家的作用B.罗马法缺乏理性精神
C.法学家垄断法律解释权D.罗马法体系有待完善
2023-06-13更新 | 48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早期罗马法规定,无论当事人的主观状态如何,只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式完成,契约就具有法律效力;从公元前l世纪起,罗马法规定,由于海难、海盗、抢劫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导致的违约,司法要予以救助并允许债务人抗辩。这一变化表明(     
A.罗马共和国开始注重社会平等问题B.法律体制的公平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罗马民主改革D.成文法取代了习惯法是历史的进步
3 . 侯建新在《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中指出:“在地中海世界,特别是在欧洲的中西部,商品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需要更灵活、更都市化的法律,也需要一种比地方习惯法的适用范围更广、普适程度更高的法律。系统而又缜密的罗马法恰逢其时。”材料主要说明(  )
A.欧洲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罗马法是欧洲法律的源泉
C.罗马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罗马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的法律制度并没有随之消失。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罗马法乃至整个法学都已经处于停滞和衰退的状态。在11世纪以前,西欧各国普遍以日耳曼习惯法为自己的法律标准。随着西欧农业的进步、商业的复兴以及城市和行会的兴起,西欧的人们开始自我觉醒,再加上中世纪教权与皇权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相互博弈,西欧各国普遍需要一套完善的、统一的法律体系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民法大全》的重新被发现,罗马法再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谢斌《论〈拿破仑法典〉的渊源》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刚刚登上政治舞台,其思想尚处于萌芽阶段的启蒙运动时期,被称为法国启蒙先驱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中均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那就是所谓的“自然法”,而自然法又是从何而来呢?那就是罗马法。这样一部远在两千多年前便已出现的古老法律,以其蕴含的人类早期民主自由思想而成为资产阶级文化复兴和思想启蒙的理论依据和精神源泉。

——摘编自马守信《法家之绝唱,不宣之檄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复兴的原因。
(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2022-12-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罗马法中关于遗产的买卖制度,规定遗产买卖只涉及继承权的转移,买受人在清理遗产时出现亏损。遗产出卖方不负有责任。这说明罗马法(     
A.权责关系规定较明确B.对私人权益有所限制
C.财产权属规定不合理D.缺乏灵活性与变通性
2022-11-27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查士丁尼时期编撰的《法学阶梯》规定,空气、水流、海洋以及由此而来的海岸为所有人共有,任何人都不被禁止接近海岸,但应远离别墅、房屋。这可以说明,罗马法(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基本诉求B.兼顾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D.贯彻了公平正义的司法原则
2022-07-09更新 | 81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罗马军队由执政官统帅,法律规定执政官一年一任,随着罗马的扩张,罗马军队远离罗马城作战,当选的长官需要费时费力赶赴驻地与军队会合,造成指挥衔接问题,法律不得不延长执政官的任期,由此导致执政官的权力不断增长。这反映出,罗马
A.政治制度制约对外扩张B.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
C.对外扩张冲击政治结构D.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
2022-06-04更新 | 538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艾哈迈德是一位在罗马定居多年的小亚细亚商人。公元前44年的一天,他的货物在罗马街头被一群无赖哄抢一空,当地法官以他不是罗马公民为由不受理此案。类似的事件多有发生,致使许多外邦人不愿在罗马定居。由此可知
A.罗马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国B.罗马帝国出现统治危机
C.公民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D.社会问题促进法律完善
9 . 古罗马帝国时期订立遗嘱,立嘱人会请成年罗马公民和司秤见证,并手持遗嘱进行宣告说明;汉朝律法规定:“民欲先令相分田宅、奴婢、财物……听其令”,《先令券书》亦有县、乡三老到场见证遗嘱执行的记载。由此可见当时两国
A.成文法体系较为成熟B.关注法律程序的重要性
C.财产的分配原则相近D.扩大了财产保护的范围
10 . 有学者说:“正是罗马法学家将古代希腊传统下的自然法融汇到罗马法‘躯干’之中,才促使整个罗马法律体系充满着理性的光辉。”在罗马有一种法……称为法律解答,即法学家的解答’。”这反映出(       
A.罗马法的发展具有一定专制特点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
C.罗马法律变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D.法学家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