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022·湖南衡阳·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公元212年,罗马公民权被授予帝国境内的所有自由民,不同身份所有权间的差别开始消除,罗马人在财产上的法律平等真正得以实现。这一变化
A.动摇了奴隶主特权地位B.标志着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2022-06-04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公元前298年,第三次萨姆尼特战争爆发,陷入沉重债务的平民士兵发生了严重的骚动。以至于独裁长官霍腾西阿不得不通过一项法律:规定平民会议作出的决议无须公民大会或元老院的同意便具有法律效力,可以施之于全国。这表明古罗马
A.消弭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B.法律制定深受自然法理念影响
C.统治者迫于形势进行政策调整D.平民会议成为国家的权力中枢
2022-04-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并没有完全熄灭万民法的火种,万民法所蕴含的普遍主义理念和自然法精神只是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暂时蛰伏下来,一俟经济社会发展,万民法便拂去历史尘埃,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次登上国际私法舞台。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万民法
A.伴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而产生B.没有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
C.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渊源D.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发展
2022-04-12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实战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罗马民法大全》中强调: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表明
A.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C.罗马法的规定存在着形式主义D.罗马法对皇帝权威未构成制约
2022-03-26更新 | 343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拜占庭帝国时期编撰的《民法大全》反映出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罗马法,也对被释放的奴隶和隶农做了相当详尽的规定。据此推断、《民法大全》可用于研究
A.奥斯曼帝国的兴起B.统治阶层的贪婪
C.拜占庭社会的特征D.工商业发展衰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归化者和外国人移入罗马,于是就逐渐产生了适用于外国人之间以及外国人和罗马人之间纠纷的万民法。万民法不仅适用于罗马市民,还适用于外国人。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制定万民法具有的可能性B.人口构成影响到法律更新
C.万民法具有永恒性的特征D.内部公民抵制万民法实行
2021-06-01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辽宁省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罗马的私法对后世影响巨大,早期市民法规定的婚姻属于夫权婚姻,妻子的人身与财产处于丈夫的控制之下。随着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扩张,又产生了一种万民法婚姻。夫妻双方是平等的,妻所携来的财产为特有产,可独自保留,而家庭生活的支出则由夫的财产负担。这表明古代罗马
A.妇女的政治地位有了明显提高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注重私权并顺应社会发展D.婚姻自由逐渐得到了法律认可
8 . 罗马人在解决自己的公民与外国人关系中,并不是适用自己的法律,而是适用共同的规范,当没有这种规范时,则尽可能从各种不同的规范和制度中提取比较简单的内容,去掉各民族特有的成分。这说明万民法
A.是把公民法推广到罗马新占领地区的法律
B.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是罗马法汲取其他民族规范和制度的产物
D.维护了罗马帝国对被占领区的统治
2021-04-0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枊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早期的罗马社会,民事主体必须是具有罗马市民资格的家长。后来由于需要家属帮助经营作坊、店铺及航海事业,法律也逐渐承认家长授予家属的各种特有产,家子因此取得了相对小共有独立的财产所有权。由此看出罗马法的发展得益于
A.个体意识的萌发B.民主政治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契约思想的实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证人面前所作的口头协议,在罗马最初比书面协议更受尊重,但到公元200年后,从前订契约所必备的证人或庄重仪式已无必要,只要是明确的契约,法律都予以承认。这变化
A.说明法律形式重于内容B.受到自然法理念的影响
C.杜绝商品交换中的欺诈行为D.体现了罗马法的务实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