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真正能够体现契约自由精神的当属罗马法的诺成契约。诺成契约制度把当事人的合意视为一项契约的核心,其成立不需要履行任何的手续或形式,也无须交付标的物,仅仅以当事人之间的意思合致为要件,“诺成”或缔约双方的相互同意是“协议”中最终的决定性的因素。罗马诺成契约制度的诞生(     
A.是罗马帝国商贸活动繁荣的产物B.说明了罗马法逐渐淡化司法程序
C.使平民私有财产得到了有效保护D.反映出贵族与平民矛盾日渐消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保守的《十二铜表法》不适用于外国人,于是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和外国人有关的案件,但是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让专门法庭不堪重负,因而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制定了开放的国际法。这一变化
A.动摇了罗马公民权力B.适应罗马帝国的扩张
C.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D.推动罗马法体系建立
2022-06-06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公元111—113年间担任罗马一个行省总督的小普林尼致皇帝图拉真书信以请示如何审理处置基督徒。皇帝复信:“若彼被控于你,且罪证确凿,则理应受罚。但若彼否认为基督徒,……亦将因其悔悟之意而获赦。然匿名之册不应用之于指控,……不合吾朝精神耳。”对此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没有皇帝的旨意,小普林尼不能审判基督徒
B.被指控的基督徒,按罗马法精神就一定被审理受罚
C.被匿名指控的基督徒,按罗马法精神不一定被审理
D.基督徒中若有罗马公民,按万民法标准审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外事裁判官,原来的裁判官被称作内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处理问题基于一系列对所有人都要一致的原则。这些原则具有所有人都要认可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故而被称作“万民法”。由此可见,“万民法”
A.是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成果
C.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D.取代公民法成为主要法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公元前367年,罗马共和国通过《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规定两名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人为平民;公元前286年,又通过《霍布滕西法案》,规定平民大会决议对全体罗马人民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两部法案的出台
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B.增强了公民法的实用性
C.拓展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D.利于维护共和国的统治
2022-03-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联盟2022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奥古斯都(前27-14年)所创立的罗马帝国对各省来说,是一个有利时代的开端.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帝国也逐渐抹去了罗马公民和省区属民间的差别,保证各省区人民可享受法律的平等体护,特别是紧急状况下的政府帮助,以及那经常而有效能的行政利益。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律
A.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管辖范围B.有利于解决城邦意识的局限性
C.加剧公民与外邦人间的矛盾D.推动了帝国不断完善法律程序
2022-02-2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说∶"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指罗马奴隶制末期的小块土地佃耕者,其中包括被释放的奴隶——引者注)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说明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人人平等B.解放奴隶和隶农
C.保护私有财产D.维护统治者利益
2022-01-17更新 | 202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针对部分意大利同盟者的起义,公元前90年,罗马元老院通过《尤里乌斯法》,向至今为止仍然忠于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以及在罗马军中服役的同盟者公民授予罗马公民权。法案一经公布,便立刻有效地阻止了起义规模的扩大。这表明
A.罗马法平息了民族之间矛盾B.罗马贵族和平民矛盾缓和
C.罗马帝国利用法律维护统治D.公民法逐渐演变为万民法
9 . 在处理相邻关系方面,罗马法有“相邻一方不得将污染的水排放到邻人土地中”、“要进行建筑的人应当在自己的房子与邻居的房子之间留出12步距离"等规定。《查士丁尼法学阶梯》对此归纳为:“使任何人不滥用自己的物乃系口口口口之所在。”引文中“口"应该填写的是
A.邻里和睦B.公共利益C.司法公正D.平民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有学者指出:“古代人们把不理解的事物视为神意,法律也披上了神的外衣,如《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为太阳神之意。但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造成罗马法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早期东西方文明相互隔绝B.罗马深受天主教会的影响
C.罗马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传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