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罗马民法大全》规定,所有嫁资无论设定时有无归还约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而离婚外,都应归还给妻子;妻子死亡,则归还给她的继承人。这体现当时的罗马法
A.妇女普遍获得人身自由B.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C.蕴含着自然法理的精神D.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22-04-06更新 | 946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英才学校高中部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意大利各民族因为一种特殊法律的规定而成为了罗马公民,此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表现了它所关心的特殊利益,表现了它对某一个强大的保护者的依赖。由此可知罗马公民权的扩大
A.对政体变化造成影响B.导致了帝国的分裂
C.有利于罗马法的完备D.扩大了罗马的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古罗马时期契约形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契约形式主要特点
十二铜表法“耐克逊”(nexum)交易要求双方到场,有公证人,对神宣誓
市民法文书契约双方到场,举行特定仪式,签署文书
万民法诺成契约无需双方到场,无需仪式,双方同意即可
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表明
A.境内商品贸易活动与日俱增B.罗马法逐渐淡化司法程序
C.民众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D.贵族与平民矛盾日渐缓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的法律史料,《尚书》《竹书纪年》和金文中有所记载。春秋战国之世,各国相继变法改制。秦汉以降,法典篇目和内容既沿袭前代,又结合当时需要有所创新。到唐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后人称中华法系。内容上,既有关于官员职责、私有财产保护、赋役征收、商业管理、民刑诉讼等综合性法典,还有多种形式的单行法规。除成文法外,我国古代在基层和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通行习惯法,法律形式多样。

我国古代法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农业自然经济社会,受宗法制度影响形成的等级特权制度,适应古代社会的发展;它将人们在生产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加以条理化;它贯穿人本精神和伦理道德,维护家庭关系;它寓礼于法,将礼法密切结合,既增强德礼的规范作用,又赋予法律以亲和性。我国古代法律不仅对本国有巨大作用,而且对东亚诸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刘海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   罗马法律被描述成罗马人“对世界历史最持久的贡献”。这项工作始于公元前451-前450年的十二铜表法,后被视为“平等法律”的源头,全体公民均平等地受这些观念的约束。它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市民法与万民法。它是通过吸收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实践发展而来的,并用法律方式确定下来。年复一年,每一条法令都受到检验、修正,或者延伸。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和古老性不可避免地导致法学的兴起。……查士丁尼的法律改革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民法所依据的立法原则都是罗马式的。

——诺曼·戴维斯《欧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马法相比,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强调明文公示C.体现法官至上D.保留习惯旧俗
2021-10-0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6 . 意大利法学家朱塞佩·格罗索在《罗马法史》中指出:“这个理念概念有时也被用来表述某些制度功能的普遍性,即使这些制度在罗马法中是独树一帜的……准确地讲,它针对的是那个在历史上适用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引文中“这个理论概念”指的是(       
A.公民法B.万民法C.人人平等D.天赋人权
2021-10-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在罗马境内,只有罗马公民才具有公民权,而非罗马公民则不享有公民权。随着罗马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行省居民取得了完全的或不完全的公民权,直到公元212年,所有的罗马居民都取得了公民权。这反映出当时
A.从等级制向平等关系的转变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废除了城邦贵族政治D.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元前149年,罗马成立了来自元老阶层的陪审团,调查和审判行省官员的贪污勒索案。公元前123年,一位裁判官专门负责对索贿罪的审判,裁判官从450名骑士的名单中选出50人组成陪审团。这一变化说明罗马
A.政治体制发生变化B.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C.司法程序更加完备D.国家疆域逐渐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罗马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在公民权问题上,罗马人最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共和时代,随着罗马统治区域的扩大和无权者的斗争,城邦内的平民、部分奴隶和被征服者拉丁人,以及帝国时代罗马的同盟者逐渐获得公民权。罗马人的这些做法
A.扩大了罗马政权的统治基础B.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C.促进了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D.体现了自由正义的法律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罗马早期契约法中的“要式口约"有一系列严格固定的套语,如“你答应给付?”“我答应”“你给付?”“我给付”等等,套语使用错误将导致缔约行为无效。这样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将平民排斥在法律保护之外
C.强化法律的有效性和约束力D.保留公民法注重形式的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