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裁判官审理"涉外"案件时,既不能套用法律传统,也不能完全依照外邦人的民族法例,而是从罗马人的习俗和外邦人的习俗中相互参照通融权衡。通过不断地相互影响作用最终形成了古罗马的
A.习惯法B.成文法C.市民法D.万民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罗马法根据人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把人分为自权人和他权人,他权人是处于其他市民的权力(在罗马法中被分为家长权、夫权和买主权三种)支配之下的市民。自权人与他权人相反,不受以上三种权力支配的人就称为自权人。罗马法中监护和保佐均为自权人而设。罗马法的这种划分
A.适应了罗马社会的实际情况B.旨在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C.使他权人逐渐丧失了监护权D.凸显了自然法的核心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前242年,罗马出现了专门负责外部事务的外事行政长官。有学者认为,从公元前242年开始一直到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统一法的出现,是罗马法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
A.罗马揭开了成文立法的序幕B.罗马法成为完整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的主体范围日益扩大D.公民法适应了各阶层的需要
4 . 在古罗马扩张时期,若自然法与世俗的法发生冲突,罗马法学家毫不迟疑地认为世俗的法优先,而自然法就走到了死胡同。这一事实
A.可以解释奴隶买卖的合理性B.说明自然法本身存在局限性
C.表明法学家是立法的主导者D.充分体现公民法的形式主义
2021-01-2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五次复习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前449年,卡努雷阿法案允许平民和贵族缔结合法婚姻。前367年的李锡尼一赛克斯法案限制大地产,还规定执政官必须有一人是平民,祭司也必须有平民担任。这些举措有利于罗马
A.变动社会阶层B.民主共和政体逐步确立
C.逐步走向强盛D.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撤离”方式,其中较大规模的有三次,由下表可知当时罗马共和国
时间结果
第一次前494年允许选举平民保民官
第二次前4714年承认平民大会为正式国家机构,称为特里布斯大会
第三次前449年贵族和平民联合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十二铜表法》

A.民主政治逐步确立B.法律体系走向成熟
C.贵族色彩明显淡化D.平民取代贵族权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