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自古至今,中西方都非常重视法律制度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封建成文法典,也是中国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最早的古代刑律。《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在修改唐初《武德德》《贞观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共12篇,502条,于永徽四年颁行,原称《永徽律疏》。《唐律疏议》在结构上采用律疏结合的形式,把法律条文与法律解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立法水平。在内容上,《唐律疏议》“礼法结合”,进一步把儒家的伦理教条与法律规范融合起来,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特征。同时,它科条简要,刑罚适中,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制度也为后世各封建王朝所承袭,并对东南亚各封建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材料三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任何重大的改革都必须于法有据。只有用法治思维来推动改革,用法律制度来保障改革,用法律权威来推动改革,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就在于改革与我国法治建设相向而行,互相彰显。改革为法治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而法律则为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因此可以说,只有严格遵守法律,用法律保卫改革,才能使改革不受任何干扰或变形,保证改革的成功,按照原定既有路线前进,最终奏响改革与法治和谐共鸣的新乐章。

——郭富民陈玲《用法律保卫改革开放》中国法院2020年3月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律疏议》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加强法制建设的背景。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法律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2 .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
2020-05-22更新 | 181次组卷 | 4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二单元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它确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开创了世界先一例,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统一和经济发展。但是,主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开创的“世界先例”是什么。并简述“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的表现。
2020-04-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一必修2019 中外历史纲要(下)练习第四单元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罗马大事记

时间事件
约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
公元前509年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265年罗马征服了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完成了对意大利半岛的统一
公元前2世纪左右希腊哲学的斯多亚学派传入罗马
公元前51年西塞罗《论共和国》等发表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成立
公元80年罗马大斗兽场建成
公元113年图拉真广场和图拉真纪功柱建成
公元120~127年重建万神殿

——摘编自杜艳丽《古罗马文化》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对比表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公元前5~前4世纪分裂割据,战争频繁,各国变法革新,分封宗法体系逐步瓦解城邦国家,实行贵族共和制,颁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两汉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罗马帝国逐渐确立,形成元首制政体,罗马法适应现实逐渐调整
公元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罗马“三世纪危机”,罗马帝国中兴,罗马法发展至万民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时期罗马文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中表格内容,提取有关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希腊与罗马对“法律”的理解各有造诣也各不相同。古希腊人迫切地想要探寻这一特殊的具有标识性的规则从哪儿来,它是否代表着正义等较为抽象的问题,以此不断地为城邦注入精神食粮。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更注重法律理论的实际运用,它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希腊人与罗马人形成了不同法律观的根源在于:希腊人更乐意去捕捉这个世界,去捕捉人性当中最有灵性的东西。法律规则总有穷尽的那一天,他们认为这或许比单纯去应付规则更富有存在感。

——摘编自越林《西方文化概论》(第二版)

材料二   不论两者的“思想”仅是针对某种刺激的单纯反映,还是运用理性提升后的理解与解释,思想家们对正义、国家、民主、法治概念的规定,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理论体系的构建对欧洲中世纪、近代及现代的政治思想面貌都有重大的影响,都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杨曦、张国正《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和古希腊、古罗马政治思想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与古罗马法律思想的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与古罗马在法制建设中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律思想对世界的主要影响。
2020-01-02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练习-【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一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秦始皇和李斯是秦帝国造者,他们的治国思想秉承了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实践者。秦帝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争强”、“治民”和“帝王之具”为指南。秦始皇之“法”:“诽谚者,族诛”,“以古非今者,族诛”,“偶语诗书者,弃市”。秦始皇二十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后诛轲九族,其后志恨不已,复夷轲之一里,一里皆灭”。

——摘编自《也谈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

材料二 罗马帝国经由罗马共和国蜕变而来,凭借的不仅是“使罗马四邻畏服的精兵”更有“使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罗马统治者也时常表现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倾向,但统治者的名分与统治的理论却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而人性平等、个人权利保障、权力的合法性及对权力的约定则构成了这种思想的心。在法治实践方面,如,在涉及基督徒基于信仰而反对皇帝崇拜事件时,图拉真指示其部下:只要抓获罪证确凿的基督徒即可惩办,但有悔改表现则可宽忽,同时要防止诬告株逹,否则便有违于时代精神。罗马帝国法治实践的一件大事是罗马公民权在帝国范围内的实现。

——摘编自《论法律价值取向与政治稳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分析古代秦帝国和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法治实践对秦帝国和罗马帝国统治的延续所起不同作用及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是以私法为核心内容的,其第四表家父权、第五表继承与监护、第六表所有权及占有、第七表房屋及土地以及散见于其他表中的一些规范,都是对于反映简单商品经济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它保有原始公社的遗俗,如死者没有遗嘱,又没有继承人,则财产归属父系的最近亲属继承。又如,故意伤人肢体而未能取得和解时,伤人者也应受到同样的伤害(第八表'伤害自己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即予以证咒。

——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帝授予被征服地臣民市民资格,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外来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市民权之后,才逐渐取消了对罗马市民法主体的限制。罗马法的主体之所以如此狭随,是与罗马早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摘编自谭建华《试论罗马法形式主义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体现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适用主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体现的精神。

8 . 材料一   《唐律》,分“卫禁”、“职制”、“户婚”等十二门。《大明律》篇目有名例一卷,以及吏律二卷、户律七卷、礼律二卷、兵律五卷、刑律十一卷、工律二卷,共460条。《户律》分为《户役》﹑《田宅》﹑《婚姻》﹑《仓库》﹑《课程》﹑《钱债》﹑《市廛》七卷﹐共九十五条。调整经济关系的内容大为增加。

材料二   中国法律是集体本位,西方法律为个人本位。中国法律日益集团化,“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集体主义、义务第一、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个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发展充分,主张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法律至上,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明律》有哪些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经济和思想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问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三: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主要机构,及民主政治的优势。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在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不受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元仁宗时,编成《风宪宏纲》。元英宗时,以《风宪宏纲》为基础,修成《大元通制》。与此几乎同时,又出现了《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元顺帝时还颁布了《至正条格》,其类目与《大元通制》相似。

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罗马帝国与元朝有何相似之处?在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两者有何不同?罗马法在当时有何作用?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三回答,罗马帝国万民法与元朝法律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罗马法和元朝行省制度的认识。
2019-08-1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智能测评与辅导-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及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