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罗马帝国作为“国家”组织走向了尾声,但罗马法却陆续铸造了很多欧陆国家的民法体系。从葡萄牙到俄罗斯,然后从欧洲大陆出发,又塑造了整个拉美法律传统。随后在19世纪末,德国法学理论的重要影响达至日本。因此,罗马法继续在各种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中存续。……几十年前,罗马法在中国开始落地发芽,中国民事立法也是罗马法穿越千年时光,跨越陆地海洋得以延续的非凡景象。

——摘编自黄美玲《法律帝国的崛起》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此前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皆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现在,国家市场经济已经确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新时期。这是编纂民法典的客观成熟条件。

——刘世国《编纂民法典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罗马法件的最高成就,并列举西方延续罗马法的重大成果。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地位,并概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2021-11-16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前 326 年罗马元老院通过的一部法案规定:“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对这部“法案”表述错误的是
A.调整了社会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B.扩大了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社会基础
C.体现了自然法精神,实现了人人平等D.推动罗马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早期罗马法规定,凡移转物所有权必须采用“要式买卖”和“拟诉弃权”的方式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仅有当事人的合意和物件的交付,不能发生法律效力。而这两种方式必须按照固定格式做出相应行为,说出相应语言,才可发生权利移转的结果。由此可知,罗马法
A.强调维护平民利益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尊重个人自由意志D.适应商业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经过共和国成立后一个多世纪的斗争,平民所取得的胜利是很显著的。从平民有权担任国家最高公职这点说,对于大多数的平民,这只是一条空洞的具文。早期的罗马官职和早期的雅典官职一样,都是无给职。在实际上能够享受担任公职权利的,只限于那些有足够财产的人……因此所谓一切公职都向平民开门的制度,其实只是在法理上如此。”该学者意在说明
A.民主与法制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B.贵族和平民的斗争推动古代西方历史的发展
C.一定的财产基础是平民实现政治权利的保障D.古代西方民主政治就范围而言具有明显弊端
5 . 罗马帝国时期,官员占公民人数约为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西汉成帝时的东海郡有精确数字的吏民比例,约为1:633。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西汉政府的行政效率极端低下B.罗马民主政治激发公民积极性
C.罗马法维系统治的作用强大D.统计样本偏差不能反映问题
2022-03-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时期是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其中最堪注意的,第一是法典的成立。这个罗马天才的结晶,至今欧美各国的政治组织和法律,尚留着它们许多的遗迹。第二是建筑。罗马是富于公众性质的,所以公共的建筑特为发达。屋大维的改良罗马城,君士坦丁的建设君士坦丁堡,都是最好的例证。而罗马帝国的道路和桥梁至今尚为欧洲交通的基础。

——摘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罗马帝国文化的性质,是很复杂的。在它的东南部,是上古文明的旧址,在它的西北部,却都是些极野蛮的游牧部落。所以,它在文化上的责任,一方面是保存和消化东方及希腊的文化,一方面是把这个消化过的文化,去传授给它的西北邻居。……由亚历山大带到东方的希腊文明未能持续太长时间。由凯撒、西塞罗和奥古斯都带到西方的同样的文明,却成了西欧其后许多成就的起点。这一发展虽然并非连绵不断,后来欧洲的成功中也有许多其他成分的功劳,但罗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和(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说明“这个罗马天才的结晶”在维系罗马国家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简述大斗兽场这一“富于公众性质”建筑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罗马人“消化”和“传授”过的政治文化精华,并以西方人文精神传承为视角概述西塞罗的贡献。
2021-11-10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届高三1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写道:“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表明
A.罗马法能够消除罗马社会矛盾B.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依据
2020-12-15更新 | 326次组卷 | 54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公民权”的扩展

时间公民权扩展
公元前509—公元前367罗马平民获得一定权力
公元前367罗马平民获得公民最基本权力(土地等)
公元前367—公元前287罗马平民获得充分的公民权(担任执政官等)
公元前338拉丁人开始逐步获得罗马公民权
公元前3世纪末西西里、西班牙部分获得罗马公民权
公元1世纪中叶罗马海外行省的自由民获得多数公民权
公元212年罗马境内所有自由民拥有完整罗马公民权

——根据张国辉《试论罗马公民权》整理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对古典文化情有独钟,正是因为古典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文明,……古罗马法曾经是西欧古典时期“人道的法”,但是中世纪一统天下的基督教神学却遮蔽了罗马法的人性光芒。在“以人为世界中心”的思想引导下,法学家开始对中世纪末以来人类精神的自由化以及社会活动的世俗化作出回应。

——朱晓喆《从中世纪罗马法到近代民法的思想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享有“罗马公民权”的社会群体的变化。请用一句话概括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积极作用。
(2)有学者认为罗马法的征服是最持久的征服,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人文主义者”研究罗马法的原因。
2021-04-16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罗马法谚有云“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比如,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表明,罗马法中的“和解”
A.维护了私有财产B.缓和了奴隶与贵族间的矛盾
C.彰显了契约精神D.实践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10 . 罗马城曾由于诸多因素被誉为“永恒之城”。这些因素是
①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②天主教世界的中心地位
③公元1到2世纪的宏伟建筑④15世纪文艺复兴的中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3-2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