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民间关系”或“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主要表现为家族成员及邻里间的关系,而调整这种关系的规范人们多以“礼”称之。有学者从法的视角这样论述了“礼”:“礼”在中国固有法系的观点上,除去其为道德的规律及当代社会意识的结晶以外,就是最早的政事法和民事法。就“民事法”部分,礼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就内容而言,礼不仅有“定分止争”的作用,而且还肩负“导人向善”的使命。梁启超言:“‘礼云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以为礼的作用可以养成人类自动自治的良习惯,实属改良社会的根本办法,他主张礼治的主要精神在此。”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对中国的法律作了这样的评价:“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摘编自马小红《中国古代社会的“民法”智慧》

材料二   罗马法在其最早的十二铜表法时代,就已经有了“公法”与“私法”即“民事法”的区分。罗马帝国时代的法学家认为“公法关乎罗马国家秩序,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罗马史》指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从一开始,罗马法就打着鲜明的契约烙印,正是这种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某种隐性契约关系,而非国王对臣民的命令,才是公法私法区分的逻辑起点。公法所调整的行动,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而私法调整的行动,则依照当事人自身的意愿进行,它顺着自由的自生自发秩序在合作中扩展,这或许正是辉煌的罗马之秘诀所在。

——摘编自萧瀚《罗马法一权力边界观念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事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民事法相比,古代罗马“私法”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关于自然法,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对于打算学习罗马法的人来说,必须首先了解‘法’(IUS)的称谓从何而来。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罗马法教科书》写道∶“自然法是指不是为体现立法者的任意创制的法。”这反映出古罗马自然法
A.维护了古罗马帝国统治B.以公平理性为基本法则
C.以灵活务实为主要精神D.冲击了贵族法律解释权
2021-01-12更新 | 669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马人的法律规定:如果相邻一方违反法律规定的限制,则邻人可以通过民众诉讼来主张对义务违反者实施法律上的处罚。由此可知,在古代罗马
A.邻里关系已威胁到社会稳定B.法律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
C.民众社会行为受到法律制约D.“以法治国”的原则得到践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罗马法物权制度中有一条著名的“共有”制度,指两个以上主体共同拥有对某一物的所有权,与现代的“共同共有”观念不同,罗马法更侧重“按份共有”,并对共有人的权利义务、共有物的分割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这是罗马法(     
A.维护平民利益的表现B.对一元整体的着重强调
C.多元精神的典型范例D.发扬光大了自然法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陈乐民在《欧洲文明扩张史》中写道:“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时代.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形成了罗马法的原则”,这表明
A.罗马文明渗透有希腊文明特质B.希腊文明有明显的侵略特征
C.民主政治推广到罗马帝国全境D.罗马法逐渐演变成为万民法
2019-04-12更新 | 1047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富平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希腊法律多为具体的行为规范,给后世并没有留下直接能适合于现代社会操作的法制,但罗马法则以成熟的私法体系为主干,以法庭审判和法学家解释为基础,铸成了现代人难以更改的法律理论基础。由此可见,罗马法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民主政治体制更为发达B.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的紧密结合
C.公民能直接行使审判权D.拥有行使独立司法权的职业法官
7 .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人所制的:其二,法的准则是要诚实地生活,不损害他人,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由此可知,罗马法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B.推崇法律至上的原则
C.立足解决现实问题D.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8 .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2020-01-04更新 | 694次组卷 | 3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诚信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亲缘(熟人)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范畴。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道德标准;诚信是人际交往的伦理基础,“熟人有信”,以诚信为本,才会事业有成;诚信是立国之本,是一种德政和德性的要求。孔子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荀子说:“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乱”。中国传统诚信对人而不对事,具有人伦等级性;多重“义”轻“利”,是个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通过荣辱感、信念、良心等内部力量来自我要求与克制,完全是一种源于内心的自我约束与高度自律。诚信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立人、立业,立国之本,成为家国同构的“礼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的是以宗法家族关系为支柱的熟人社会的道德要求。

——摘编自涂永珍《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

材料二   西方传统文化对诚信的理解统一于西塞罗的定义,“诚”即个体的诚实品性,诚实是诚信的基础,它要求个体对事件信息作完全和真实的披露。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及其自己的财产而通过社会契约结合为社会,为此要承担彼此承认他人之所有权的义务,这大量体现于罗马法中已建立的诚信契约制度。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彼此的“诚信”适用于所有人,有利于保障个人平等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得到普遍认同,超越了道德范畴而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

——摘编自江平、程合红《论信用——从罗马法到现代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与西方传统“诚信”文化上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西方传统“诚信”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罗马法强调,个人以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而独立存在,权利主体处于自由形态,除受正义和公平原则拘束之外,不受其他因素支配。这说明罗马法
A.注重保护个体权利B.淡化族群之间关系
C.蕴含社会平等原则D.倡导自由不受约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